為更好地了解全球網絡安全技術、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發揮專利對網絡安全產業的“助推器”和“導航儀”功能,《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專利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7日在重慶發布。
據介紹,報告利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incoPat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平臺等數據庫,收集了從2003年1月至2023年9月全球網絡安全產業領域已公開申請專利和授權發明專利,并從網絡安全整體和通信網絡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安全態勢感知、通用技術、應用安全等6個重要技術分支,針對全球、中國、成渝三個區域范圍,展開申請趨勢、地域分布、創新主體、核心技術演變、許可轉讓、訴訟維權、協同創新等全方位對比分析。
報告顯示,全球網絡安全產業專利總量為55萬余項。從2003年的9989項增長至2021年的37810項,達到頂峰。2022年以來,隨著主要網絡安全企業專利布局基本完成,企業更加注重專利質量,數據反映出專利申請略有下降,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
報告指出,中國網絡安全產業專利總量為20萬余項,專利申請從2010年進入迅速增長期,年均增長率超過50%,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和上海,華為、國家電網、中興通訊、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OPPO等企業是產業創新主體代表。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的成渝地區,網絡安全產業專利總量為1萬余項、發明人數量超4萬人,協同創新機構數量占全球的0.59%,企業技術創新潛力較大。
報告課題組負責人、重慶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副院長黃東東表示,該報告猶如一份專利“航海圖”,可讓企業在技術研發過程中避開專利陷阱的“暗礁”,也為尋找技術領域空白提供了“航行路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