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泉州的城市核心區,正澎湃涌動著勃勃生機。
市委、市政府年初為豐澤區錨定航向,激勵和鞭策豐澤全面提升承載力、吸附力,打造環灣新城核心區。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擔當起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豐澤區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不負重托,回望這一年,幾組翔實數據成為豐澤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圍繞“三個一萬畝”,啟動高端服務業、龍頭企業等八個倍增計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億元、增長6%(預計數,下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9.2%,金融存貸款余額增長10.9%,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逐月逐季向好。
一串亮眼數據的背后,凝結著豐澤全區的拼搏與奮進。今年,豐澤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推進“1+3+2”“5610”專項行動,從經濟、項目、園區、城建、民生等領域持續發力,在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展現豐澤擔當、豐澤作為。
項目更優 實體經濟厚積薄發
走進豐澤區一個個重點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建設者搶工期、促進度,隨處可見一派繁忙景象。今年,豐澤區組織實施99個在建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05.8億元,預計完成投資229.7億元,新開工項目38個。
面對新的發展考題,豐澤區圍繞擴投資、強實體,實施“項目奮戰年”活動,展開新一輪攻堅,從全流程、全要素著眼,通過對項目的“謀劃—前期—開工—建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促使項目早開工、快建設、促投產,實現“高質量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
近者悅,遠者來。通過營商環境“軟實力”和經濟政策“硬支撐”,豐澤區釋放出強大的“磁場效應”,招商引資跑出“豐澤速度”。實施“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成立異地招商工作聯絡處6個,聘任招商大使41名,簽約正式合同項目152個、總投資超1300億元,推動龍頭企業增資擴產12億元,以更優更好的營商環境賦能企業自信前行。
挖潛能,擴內需。這一年,豐澤區以發展文旅產業為抓手,促進擴大內需消費,整合景區、酒店等優勢資源,精心打造“這YOUNG的豐澤,這YOUNG的夜”系列活動品牌,培育東海有風、鹿嶼集市、浦西央街等10個夜經濟示范街區,“蟳埔·簪花圍”話題點擊量超20億次,全區接待游客超1000萬人次,旅游收入增速超50%。
各大商圈舉辦促消費活動近百場,發放消費券5000萬元、撬動消費超18億元,網絡零售額增長10.5%。近百家企業海外拓單,對RCEP市場出口額增長24.6%,合同外資增長26.6%,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一批批項目建設、一場場文旅消費,一張張外貿訂單……見證豐澤實體產業的韌性和發展活力。
產業更旺 創新轉型齊頭并進
沐浴在冬日暖陽下的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朝氣蓬勃,嶄新的綜合樓前廣場恢宏大氣,入駐企業辦公區內,員工們三五成群忙著操作儀器、調試設備。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是豐澤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豐澤區堅持把園區標準化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錨定“高”“新”發展目標,圍繞“政策、節奏、實效”三個關鍵,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未來產業上前瞻規劃,機器人產業園全面投產,泉州建筑服務產業園成功舉辦首屆泉州建筑產業節,海絲中央法務區入駐法務機構262家,知創大廈主體封頂……十大產業園區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把每一寸珍貴的產業空間都建成“經濟高產田”。
一方產業沃土,迎來百花競艷。今年,豐澤區在科創領域取得了傲人成績,泉州工程機械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等4個科創平臺落地建設,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5家,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62家,匹克集團入選全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強,全區技術合同交易金額增長155%、居全市第一;加快綠色數字技改,實施重點技改項目21個、完成投資13.9億元,推動6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3.3%;數字經濟加速集聚,入選全省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企業12家、全市最多,獲評省級“未來獨角獸”企業1家、實現零的突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達66.5%、全市第一,海西數字經濟“新標桿”初具雛形。
在財政金融協同發展中做優“乘法”,同樣是豐澤區高質量發展的“密鑰”之一。金融“活水”持續賦能,設立泉州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中心,組建股權投資基金20億元,新增基金類、類金融機構59家,海絲基金小鎮管理規模突破300億元。
如今的豐澤,產業沖刺新賽道、積蓄新動能,沿著量質齊升的發展軌道闊步前行。
城市更美 環灣中心加快建設
環灣向海,是泉州的城市未來。曾經冷清的東海片區已然成為人氣漸旺、煙火氣漸濃的中央商務區。
榮譽、悅華等4家星級酒店建設正加快推進,海星生活街區完成改造提升,引進主題餐飲、咖啡烘焙、零售商業等多種業態,點亮中央商務區“夜間經濟”,逐步成為泉州最具人氣、煙火氣的消費場景。“今年,中央商務區新租售寫字樓9萬平方米,新入駐白領1萬人,稅收增長30.9%。”豐澤區相關負責人說,中央商務區還匯集了56家建筑設計、96家租賃和商務服務、59家軟件信息等產業融合度高、創新因素活躍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隨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正有力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
老舊小區“煥顏提質”,改出群眾滿滿幸福感。“自從老舊小區改造以來,社區‘拆墻并院’,打通了鄰近小區的通道,做上了微景觀,不僅小區的環境變好了,人氣興旺了,社區鄰里也更加和諧幸福了。”家住豐澤區泉秀街道華豐社區福興公寓的許女士談起老房子里住出的新幸福時,滿口是對豐澤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稱贊。
今年,豐澤區深入實施“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完成18個老舊小區改造,“拆墻并院”案例獲省市推廣;獲批成片開發2400畝,302個城市提品質項目完成投資168.3億元。深化“抓征遷交凈地”專項行動,全面推行模擬征收、房票安置模式,征收房屋110萬平方米、占全市近一半,土地征收2412畝。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精于管理。豐澤深入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新建口袋公園10個,新增綠地5.1公頃,點亮沿江樓宇26棟,城市品質越來越高,老百姓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成為生活新常態。近日,共產黨員網《先進典型社區案例分享》專欄刊載全國各地先進典型社區工作案例,豐澤街道豐澤社區和泉秀街道華豐社區兩個基層社區入選,這是對豐澤社區治理成效的肯定。
在豐澤,那些既保留城市建設印記又展現現代氣息的新地標多了,城市更加有溫度、更有活力,越來越多的新豐澤人在這里追夢、筑夢、圓夢。
民生更暖 托起廣大群眾“幸福夢”
全新打造的豐澤區臨海實驗幼兒園項目進展順利、即將完工,將于2024年春季正式對外開學。
這是豐澤區加快補齊教育短板,致力于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縮影。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豐澤區教育布局持續優化,擴容提質增速,一批教育建設項目嚴格管理、科學有序推進。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教學綜合樓、泉州市第九中學教學綜合樓、億隆·美仙山(中化生活區)配套幼兒園改造裝修項目、南埔山片區(棚戶區)安置小區配套幼兒園裝修建設項目、泉州市工商旅游學校實訓教學綜合樓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4年投入使用,新增學位2885個,其中中職學位600個、中學學位1250個、小學學位675個、幼兒園學位360個。
在發展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豐澤區每年把80%財力投向民生領域,著力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短板,推動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打好就業創業組合拳,為2.87萬家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9135萬元,大中專畢業生創業省級資助項目數量及金額均居全市第一,新增就業2.2萬人。優化“一老一幼”服務,新建長者食堂3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609戶,新增普惠托育機構5家。北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主體封頂,泉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省級社區醫院建設評估,新增省級精品中醫館、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各1家……辦好55項民生實事,用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托起廣大群眾的“幸福夢”。
奮進如潮,每一次潮頭高涌,都積蓄起澎湃的發展動能,每一次驚濤拍岸,都書寫著豐澤高質量發展的日新月異。站在新起點上,豐澤將繼續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與毅力,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建設“五城五區”、21世紀“海絲名城”核心區,奮力譜寫更加精彩的中國式現代化豐澤篇章。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