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輸液區坐滿輸液患兒及家屬
近來,全國多地進入呼吸道疾病高發期,并且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同或交替流行態勢。在支原體肺炎、流感受到廣泛關注后,近期乙流感染也登上熱搜,泉州也有不少民眾中招。泉州呼吸道疾病感染情況如何?市民應該如何預防感染、“看好病”?昨日,市人大代表蘭文瓊、市政協委員王偉明受邀與泉州晚報社“融媒通兩會”工作室連線,針對呼吸道疾病診療和預防方面的問題進行建言獻策。
嬰幼兒以流感病毒感染居多
現狀調查
5齡童檢出3種病原體 夫妻看護接連感染入院
近幾個月,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很多病房是被一家人“包房”,要么是夫妻雙雙入院,要么是兒媳和婆婆一起入院,甚至有祖孫三代齊入院的。
劉先生和張女士就是在照顧完5歲的兒子出院后,夫妻二人“接力”入院。劉先生的兒子因高熱、咳嗽上醫院就診,拍了胸片發現有大片的實變陰影,新冠和甲流檢測皆呈現陽性,結合患兒有劇烈干咳,醫生懷疑還有支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在抗體檢測時,需要十多天才會呈現陽性。”泉州市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郭偉峰介紹,一般支原體感染的診斷要結合癥狀和血項檢測做判斷。小朋友住院期間,劉先生和張女士輪流看護,3天后,兩人先后出現咳嗽癥狀,撐到孩子出院,兩人才感覺不對勁,又咳又喘,就這樣拖到第10天才到醫院就診。“他們拍了胸片也是實變陰影一大片,很明顯是支原體感染。”郭偉峰說道。
隨著患者數量增加,急診任務隨之加重。
一家五口有4人咳嗽 民間止咳偏方挨個試
市民吳女士一家也是這次流感的受害者,一家五口人,4人在咳嗽。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中旬,她上小學4年級的孩子先感冒了,過了兩天,讀幼兒園的二寶也感冒了,然后她和婆婆也相繼感冒,就剩她老公沒被傳染,大家癥狀都差不多,最明顯的就是咳嗽。
“沒想到家里感冒癥狀最嚴重的是我。”吳女士告訴記者,小孩感冒好后,她就病倒了,診所去了,醫院去了,藥吃了,霧化做了,點滴也打了,干咳的癥狀遲遲不能痊愈。她將這段經歷發到朋友圈,不少好友表示自己也有這樣的癥狀,有的甚至一個月了還在咳嗽。“我咳得渾身酸痛,都咳出陰影了。”吳女士說,她試過短視頻上教的民間止咳方法——吃青橄欖、蒜頭燉冰糖,但時不時還會咳嗽。
藥店感冒藥銷量明顯提升
反復高燒10天不退 26歲小伙呼吸困難
26歲的小王身材高大壯實,突然發熱、鼻塞、全身酸痛,他以為僅僅是感冒,并不十分在意,買了兩大包感冒沖劑連續喝了幾天,卻不見效,仍然發燒38℃。就這樣持續了10天,他才到醫院就診。
“已經有點病毒肺了,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太大意了。”郭偉峰表示,小伙子仗著自己年輕壯實,硬是把病拖成這樣,本來吃幾天藥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現在需要用高流量的氧療儀結合抗病毒藥處理,變得很麻煩。小王在醫院住了5天才基本恢復。
泉州8歲男童小斌日前突發高燒40℃,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家人起初以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自行用藥后仍反復高燒,于是帶他到當地醫院就診。經病原學檢測,小斌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A型流感病毒,在當地醫院治療3天后仍高燒不退,之后轉診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檢測出混合肺炎支原體感染。
專家分析
●今年呼吸道疾病感染有何特點?
以流感為主 多種病原體可疊加感染
日前,記者從泉州市疾控中心了解,近期冬季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期。因病毒等病原體有喜冷怕熱特性,冬季更適合病原體在環境中長時間存活。冬季人們更多聚集在室內,通風不良更易造成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傳播流行。氣候干燥也會減弱呼吸道黏膜的正常防御功能,有利于病原體侵襲致病。
監測顯示,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病毒感染往往會繼發細菌感染,從而導致患者體內同時存在多種病原體。
“去年底以來有四種病原體感染較多,支原體、甲流或乙流(或合并)和新冠病毒,從醫院門診來看,目前流感病毒感染排首位,其次是肺炎支原體。”郭偉峰表示,支原體感染表現與以往不同,患者肺部影像常有“大片實變病灶”,且無論大人、小孩都會出現。
●不同年齡患兒感染情況如何?
5歲內嬰幼兒流感居多 乙流多有胃腸道反應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鄭敬陽介紹,近來醫院接診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患兒中,約有三分之一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癥,多見于5歲以上兒童、少年,早期臨床表現與感冒類似,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多數咳嗽較為劇烈,部分嬰幼兒有喘息表現。
5歲以下嬰幼兒以流感病毒感染居多,其中甲型流感為主,乙型流感近期也有所增加。甲流和乙流感染后都會有發熱、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其中感染乙流的嬰幼兒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
此外,家長還要留心患兒合并腺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5歲以下兒童肺炎、細支氣管炎的最常見病因。早期患兒會出現輕微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有些伴有中低熱,少數高熱,一般吃點退燒藥就能退燒。腺病毒感染患者表現為急性發熱,伴有咳嗽、咳痰、咽部不適等癥狀,部分會出現腹瀉、惡心、食欲減退等消化系統癥狀。
兩會聲音
市人大代表蘭文瓊
預防為主 減少疊加流行
市人大代表、惠安縣東嶺中心衛生院院感科科長蘭文瓊表示,應對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疾病,減少疊加流行,還是以預防為主。市民需要提高防病意識,加強健康防護,例如用肥皂或洗手液加流動水采用“六步洗手法”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做好室內通風清潔消毒工作等。另外,市民要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日常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增加身體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流行高發季,盡量少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癥狀患者。
蘭文瓊介紹,為應對就診高峰,衛健部門、醫院都會積極部署,通過全院統一調配兒科、急診科、感染性疾病科醫療資源,增加出診醫護人員,靈活調整班次,延長工作時間,努力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滿足百姓就醫需求。面對門急診患者增多的情況,醫院可及時梳理診療流程,張貼就醫流程,告知注意事項等,最大程度改善群眾“多跑路,繞彎路”情況,讓群眾就醫更順暢。
作為一線醫護人員,蘭文瓊建議,目前一些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繳費退費、結算、取藥等自助就醫流程還不夠順暢,有待進一步優化。優化后將會有效減少患者的就診等候時間,大大提高百姓看病的效率,提升就醫體驗。
市政協委員王偉明
點面結合 強化重點環節防控
市政協委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偉明表示,本次國內多地出現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流行趨勢,以及其對公眾生活帶來的影響,再次提醒我們,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對于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建議,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深化醫防融合,保持監測預警機制高效運轉;持續推動建立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和轄區醫療機構協同監測機制,完善流感樣病例監測哨點布局,發揮基層哨點作用,提升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的病原檢測能力和兒科診療能力,強化采、送、檢、報的信息共享,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健全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提高評估監測敏感性和準確性,提升實時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此外,落實各方責任,強化重點環節防控。各級各類學校(園)嚴格落實晨午檢、健康教育、消毒、傳染病疫情報告、因病缺課(勤)追蹤登記等“兩案九制”防控措施。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積極組織服務對象和相關工作人員接種相關疫苗,做好個人防護、健康監測、通風消毒和出入管理等,盡可能減少外來人員探訪,探訪人員應落實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部門行動
積極做好疾病科普 提高市民防病意識
連日來,泉州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和市教育局通過微信公眾號、媒體等多平臺進行了不少關于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預防知識的科普,提醒廣大市民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學校、托幼機構等人員聚集場所,更要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流行,市民朋友們要提高防病意識,加強健康防護。
各中小學校也發布了提醒信息,包括學生不帶病上學,如有發燒癥狀須居家,符合要求后才可返校;學生因病缺勤要及時與班主任聯系、溝通,病例要及時上報等。
增加兒科接診能力 每周對口幫扶基層醫院
記者了解到,為應對呼吸道疾病就診壓力,醫院積極優化診療流程,加大醫療服務供給,引導分級就診,最大限度滿足民眾就醫需求。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針對兒科就診等待時間長問題,加大兒科門急診號源供給,按照最大診量擴容日、午、夜間門診,優化門診排班,在每日就診高峰期增加醫師出診,周末號召醫生利用休息時間出門診,增加兒科接診能力。將患兒按照病情輕重緩急進行分類,優先處理病情較重患兒,提供快速診療服務。
泉州市第一醫院兒科急診加強值班人員,擴充了一個病區的病房,盡最大程度滿足患者需求。呼吸科加強發熱門診和醫聯體基層醫院呼吸科門診分流,即門診看過的呼吸道感染屬普通炎癥患者可分流到基層醫院處理,每周定期到對口幫扶基層醫院坐診和病房查房。對于重癥患者,騰出專門病房進行搶救;危重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等重癥,有專門的負壓病房給病人住,不會造成院內的感染。此外,東街和城東兩個院區都開設24小時發熱門診班,增加急診普通門診班的醫生數,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門診診療需求。
孩子們進出學校自覺戴上口罩
如何預防
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風險
“正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護呼吸道傳染病。”鄭敬陽介紹,引導青少年兒童正確佩戴口罩,既可以保護自己,也可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家人。他建議,少帶幼兒去人員密集、通風不暢的場所,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和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出現身體不適要保證休息,不帶病上學。
“孩子如果持續高燒不退,建議盡早就醫。”鄭敬陽表示,如果孩子出現72小時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劇烈影響睡眠,精神倦怠伴有氣喘、呼吸增快、呼吸困難,大齡童每分鐘呼吸大于30次,嬰幼兒面色蒼白,出現嘔吐、腹瀉等表現,建議盡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家中已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他建議讓患者單獨居住,注意居室通風;近距離照護時,患者和照護者均須佩戴口罩;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毛巾等遮掩口鼻,避免家庭傳染。
曬太陽泡腳“補陽氣”
泉州市中醫院兒科主任詹俊杰介紹,呼吸道疾病中,支原體肺炎治療難點是“易反復”。他表示,階段性治療出院后的日常保健很重要,要“管住嘴、護住體”,冰冷食物不能吃,生病和康復期飲食要盡量清淡。
詹俊杰介紹,久咳不愈要辯證地看。恢復期患兒久咳不愈,大致可分為干咳和痰咳。干咳用雪梨加麥冬、百合、川貝(三樣選一兩樣即可)煮水;痰咳則可以用陳皮加薏仁、半夏、茯苓、萊菔子(四樣選一兩樣即可)等煮水飲用。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日常‘補陽’最簡單的是曬太陽和泡腳。”詹俊杰介紹,冬天可以把外套脫掉曬太陽,泡腳要用溫水,或用艾葉、艾草煮水泡。
出現過流感樣癥狀
建議繼續接種流感疫苗
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一些呼吸道疾病有對應的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如果已經出現流感樣癥狀,在沒有確診、自行痊愈時,還是建議繼續接種流感疫苗。因呼吸道感染癥狀不具備特異性,多種病原體感染都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等流感樣癥狀。流感病毒有多個型別和亞型可以引起流行。甲型中既有H1N1亞型,也有H3N2亞型等,而流感疫苗則是覆蓋了多種型別和亞型的多價疫苗,就是通常所用的三價和四價疫苗。如果感染了某種型別流感,接種疫苗依然能夠預防其他型別流感病毒。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