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龍騰盛世,萬象更新。
2月18日,是甲辰龍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也是“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隆重召開的日子。在新年第一個《理論》版,《泉州晚報》以“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泉州市進一步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編者擷取部分理論成果與讀者朋友一同分享,謹借此專版為盛世與盛會鼓與呼,禮贊新征程!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邏輯
□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學系主任、副教授 陳鵬軍
進入新時代,泉州大力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金融的力量在政府的引導下進一步發揮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金融創新,助力解決融資困境
首先,創新企業融資擔保和抵押模式。中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缺少金融機構認可的抵押品,信用度也不高,常規渠道的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泉州創新發展“晉江經驗”,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擔保和抵押模式,像晉江推出了“稅e貸”“云電貸”“科技貸”“聯合擔保貸”等一系列創新型信貸產品,極大解決了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擔保和抵押難題。
其次,創新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為提升產業集群內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晉江金融管理部門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發揮本地企業集群優勢,創新發展基于產業集群的供應鏈金融,形成了“1+N”“M+1+N”“平臺+銀行+擔保+政策”等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并推出了國內首個險資供應鏈金融項目。此外,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上,一方面支持大型金融機構基于自建平臺服務產業鏈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支持一批基于互聯網的新型供應鏈平臺,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協同效率,形成了“大型金融機構平臺+民營機構平臺”的雙支柱供應鏈金融模式,為銀企順暢對接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聚集金融資本,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首先,打造資本聚集地,引導資本流向。泉州作為著名的僑鄉,通過發揮僑鄉優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僑資、民資等各類資本回流,引進和創設并舉,建設各類產業基金和創投基金。像泉州晉江的“晉金私募匯”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為助力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本支撐。
其次,打造資本市場“泉州板塊”,發展多元化再融資渠道。一直以來,泉州致力于建設地方資本市場,以資本為助力,鼓勵民營企業上市融資,通過多年探索和實踐,資本市場的“泉州板塊”持續擴容,并以此為基礎推進再融資渠道向多元化轉變。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金融應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的這些重要論述精辟道出了新時代金融的基本職能和定位。泉州通過發揮金融力量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詮釋了不一樣的金融本質,金融力量的特征更多體現出協調性,即通過政府的引導,使金融資本流向了需求更為迫切的產業領域和經濟實體,這是對“晉江經驗”的進一步創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