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居八閩之南,山勢蜿蜒,不見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揚。”《隆慶府志》記載了泉州優越的海洋貿易條件,在泉州沿海短短90公里的直線范圍內,生生繞出了471.33公里的大陸海岸線,擁有踏沙逐浪的自由。
除了豐富的海洋資源外,泉州市境內溪流密布,發源于本市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4條,其中,泉州的“母親河”晉江為泉州市第一大江,流經安溪、永春、南安、晉江、鯉城、豐澤等地,注入泉州灣。
晉江南岸串聯起一條城市形象展示帶
宋元時期,泉州憑借優越的水系條件成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一代一代的泉州人在水邊用歲月“書寫”對閩南文化的理解。近幾年,泉州結合自然風光與人文內涵,打造出一批水邊的網紅新潮景點,春節期間,不少游客選擇在這些地方打卡,記錄這段親近自然的文化之旅。
石獅
海上佛國梵音悠悠
“不是威海去不了,而是祥芝更具性價比”。春節假期,石獅祥芝鎮在社交媒體上熱度不減反增,有人稱其為“泉州小威海”,也有人表示,“這里不是威海,也不是濟州島,而是獨屬于泉州的祥芝”。
祥芝最熱鬧的網紅打卡點莫過于東大垵海灘,這里與祥芝碼頭距離不到兩公里,滿滿的海邊氛圍感吸引不少人專程打卡。很難想象,10年前這里因為垃圾傾倒,還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灘,極度影響居民的生活。
2014年,老船長蔡加漸、退休教師陳省華夫婦站了出來,他們買來麻袋、扁擔、鏟子和塑料籃子,兩個人用兩雙手搬運海灘垃圾。10年間,蔡加漸、陳省華夫妻成立并帶領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開展凈灘活動,清理海灘垃圾逾千噸,參與志愿者超過10萬人次,東大垵及周邊的海灘也恢復了昔日的美麗。
六勝塔、萬壽塔(姑嫂塔)、永寧古衛城、錦江外線……石獅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別樣的濱海風情,吸引了包括李現、吳奇隆、張予曦在內的眾多明星藝人前來取景。
2023年5月中旬,知名藝人李現在泉州拍戲期間,打卡“海天佛國”洛伽寺。微博照片一經發出,洛伽寺這座“漂浮”在海上的寺院瞬間引爆網絡,不少游客專程到現場體驗同款機位,且熱度一直持續至今。
李現打卡洛伽寺引爆網絡(李現微博)
洛伽寺位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它坐落在海邊的浮島之上,退潮時礁石與陸地連接,漲潮時寺廟猶如漂浮在海上,可謂“海上生廟,廟里看海”。更為神奇的是無論再大的風浪與潮水,始終不會淹過洛伽寺的臺階。
踏上寺前的“金橋”,邁入這一方凈土,只有梵音悠悠,海浪滔滔。穿過通體黃色的建筑,廣場上的佛塔在這碧海藍天中底佑四方,所有虔誠的祈求都藏在這陣陣梵音之中。
此外,洛伽寺西邊海上聳立一尊觀音,高十四米,其腳踏蓮花,好似自南海駕波逐浪而來,降臨海天佛國洛伽寺,慈航普度,向眾生說法。潮水常年洶涌澎湃,如世事變幻無常,潮起似綿綿執念,潮落如叩拜觀音。
豐澤
江口碼頭承載歷史
去年12月,“世遺泉州 閃靚全球”世遺泉州文化旅游宣傳周暨2023世界旅游小姐全球總決賽在泉州舉辦,60多名世界旅游小姐開展“城市采風”活動,品味世遺泉州。12月20日,各國佳麗身著蟳埔傳統文化服飾,游覽蟳埔民俗文化村,互動式“打卡”江口碼頭這一重要文旅載體,感受沉淀千年的風物之美。
世界旅游小姐打卡江口碼頭(資料圖片)
江口碼頭包括文興、美山兩處碼頭,它們也是古泉州法石港十多個碼頭中唯二有跡可循的碼頭。宋元時期,泉州港歷經發展,形成了著名的“三灣十二港”,法石港便是連接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港口人煙輻輳、番貨薈萃。
法石港位于泉州古港東南的晉江北岸,水面廣闊,內可直接航行至晉江,外可連接外港穿過泉州灣出海。
沿江前行,文興碼頭至美山碼頭約1.1公里的距離,能看到文興宮、長春媽祖宮、美山天妃宮三座民間信仰文化廟宇,它們也與兩個碼頭一起成為諸多游客的旅行打卡地。
泉州文興宮管理委員會總干事蔡宗杰向記者介紹道:“文興宮由泉郡北石帝君行宮、泉郡文興三王府等重要部分組成。其中泉郡北石帝君行宮始建于宋末(1127年)。而泉郡文興三王府同樣始建于宋末,保有‘送王船’的習俗。”
王爺信仰是閩南地區主要的民間信仰形態之一,文興宮王爺信仰的核心儀式就是“送王船”。“送王船”是送王爺“代天巡狩”的民間信俗,是一種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動,它還發揮著聯系海內外親人情誼、促進民間文化交流的價值。
“江口碼頭上的一塊塊石階承載著歷史變遷與時代發展,香火繚繞的文興宮也在‘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煙火氣中‘感受’到泉州人的虔誠,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說還等待著更多人的挖掘。”蔡宗杰這樣和記者說道。
惠安
惠女精神激勵女性
如果說豐澤的關鍵詞是“江”,那么惠安便是“海”。惠安擁有200多公里長的綿長海岸線,半月灣、青山灣、西沙灣、凈峰惠女灣等優質海灣旅游區水質干凈,沙質柔軟,深受游客喜愛。
除了自然優勢外,惠安女服飾也深受民眾及明星的青睞,被譽為“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在城市體驗類音樂旅行節目《姐姐的愛樂之程》中,“姐姐們”被奇特的惠安女服飾所吸引,紛紛換裝化身“海的女兒”。而國際超模賀聰則驚艷出鏡《卷宗Wallpaper*》雜志開季封面,展現惠安女服飾的魅力和時尚,引領了一波惠女國際風。
張雨綺體驗惠安女服飾(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惠安縣旅游協會會長、惠安女服飾非遺傳承人、惠女風情園創始人曾梅霞向記者介紹道:“惠安女是福建省惠安縣惠東半島的一個特殊族群,主要分布在惠安東部沿海的崇武、山霞、凈峰和小岞等地,是地地道道的漢族。”
春節期間,惠安舉辦“火紅中國 探春古城”文化旅游節、“龍主題”非遺體驗等多項活動,而位于惠安縣小岞鎮的風車島又火上了一把,站在山頂往下看,風車、礁石、大海、日落等景色盡收眼底,組成一幅絕美的海岸畫。
惠安文旅持續“上分”,曾梅霞認為其具有獨特文化和區位優勢。首先是寶貴的惠安女文化和惠安女服飾資源,早在2006年5月,惠安女服飾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次,惠安將泉州南音、閩南講古等非遺文化與濱海風光相結合,打造多個網紅打卡地,項目多元化使得游客既能體驗惠安女服飾,又能觀賞惠安女舞蹈表演;除此之外,如此優質的濱海風光也是難得一見,對于年輕人而言,他們的生活節奏較快,遇到壓力可以登山望海,放松身心。
“惠安依山傍海、人文薈萃,半個多世紀以來,‘惠女精神’猶如一顆種子,在一代代惠安人心里生根發芽,希望新時代的‘惠女精神’能激勵更多女性勇往直前,朝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曾梅霞和記者這樣說道。
晉江
梧林村落訴說家國
梧林傳統村落,坐落于福建晉江,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間,旅居海外華僑1萬余人,有“華僑建筑博物館”之美稱。
2023年開年,《上城士》雜志邀請明星趙麗穎來到梧林拍攝時尚大片;2024新春龍年到來之際,《上城士》再度回到泉州,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設宴,邀請了藝人徐帆、胡杏兒、劉維、劉宇、李婉妲、慶憐、張宥浩等明星打造“僑春樂事”。
趙麗穎在梧林傳統村落(《上城士》)
作為典型而完備的閩南傳統村落,梧林現存明朝百福墻、清朝官式紅磚大厝、近現代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番仔樓等各式風貌建筑132幢,它們默默講述著百年僑村的輝煌榮耀,傳遞著一代代華僑的悠悠家國情。
自明朝永樂三年起,鄭和七下西洋,大量中國人“下南洋”,中國移民逐漸開始與當地土著通婚,文化和語言也漸漸融合,生育的子女中,男性被稱為“峇峇”(bā bā),女性被稱為“娘惹”,梧林的“小娘惹”也與此相關。
晉江市梧林青普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蘇茵茵表示:“2023年‘簪花圍’的出圈引爆了泉州旅游市場,梧林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除此之外,梧林文旅產業‘跨越式發展’還有賴于幾點原因:首先,傳統建筑修繕時注重‘原汁原味、原貌重現、修舊如舊’,且在公共區域及綠化設計上也下足了功夫,使得拍照很容易出片;其次,村落業態多元化發展,除了拍照,還能享受商業街區同等的休閑娛樂需求;第三是交通,隨著福廈高鐵站的正式開通,使得到達梧林更為便捷,從泉州南站坐車到梧林只需10分鐘。”
蘇茵茵和記者說道:“梧林傳統村落不僅致力于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打卡的度假目的地,更想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活動形式,講述‘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三大主題,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家國文化的內涵。”
梧林傳統村落的特色建筑吸引眾多游客體驗換裝人文旅拍
游客在梧林傳統村落體驗娘惹裝
從飲食、服飾、建筑到信仰,泉州人的生產生活與江河湖海緊密相連,依山傍海的地理環境讓泉州人對天空之下的那一抹藍滿懷憧憬,冒險的精神引領泉州先民馭江駕海,遠赴重洋。
古時,泉州人開放包容的心態造就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而現在,泉州“海納百川”的城市態度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打卡泉州這一抹“文化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