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主任會議上獲悉,《關于進一步關心關愛孤獨癥群體的建議》《關于泉州市培育壯大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建議》等12件代表建議被確定為今年的重點督辦建議。
按照相關工作要求,這些重點督辦建議將分別由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牽頭督辦,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和市“兩院”主要領導領辦,相關承辦單位負責落實。
關鍵詞 孤獨癥群體
建設全生命周期關愛服務平臺
聚焦關心關愛孤獨癥群體,市人大代表王文郴建議,通過建立“一個信息平臺、一個愛心聯盟、一個關愛基金”模式,匯聚各方力量,打造孤獨癥群體全生命周期關愛服務平臺;在泉州市區建設一所涵蓋學前融合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的公辦新型特殊教育學校,增強全市公辦孤獨癥兒童學校的教學康復水平;出臺優惠鼓勵政策,加強孤獨癥專業診治醫生、專業干預康復人才的培養引進,促進提高社會培訓機構的服務保障水平;探索通過委托方式開展大齡孤獨癥患者的就業技能培訓,探索就業新路。
關鍵詞 人工智能產業
打造泉州人工智能園區發展標桿
聚力培育壯大泉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市人大代表徐莉建議,通過加快提升通信網絡能力、布局融合基礎設施、推動北斗綜合應用城市建設等,打造產業基礎設施新高地;強化創新聯動,通過樹立福建省人工智能產業園(泉州園)核心先導區發展標桿、打造“一核五環”應用創新區、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聯動等,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打造全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特色集聚區和智能輕工裝備產業基地。
同時,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挖掘人工智能應用新場景;發揮重大創新平臺引領作用,加強技術攻關,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新機制。
關鍵詞 刑事案件
提高法院刑事案件二審開庭率
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承擔著糾正錯案的重要職能,開庭審理以其親歷性和對抗性在查明真相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此,市人大代表丁雅紅領銜建議,提高法院刑事案件二審開庭率。具體包括:在現有的法律框架范圍內明確刑事二審案件開庭范圍,進一步細化“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具體情形;細化“應當開庭審理的其他案件”的具體情形;對于明確不開庭審理的案件建議采用“反向報告”制度;完善上訴人對不開庭審理決定的救濟途徑;優化看守所遠程視頻開庭模式;充分保障當事人和辯護律師合法權益。
關鍵詞 檢察建議
加強檢察建議 助推社會治理
市人大代表柳璟建議,加強檢察建議的力度、準度,發揮檢察建議推動社會治理、訴源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具體包括:強化能動履職,聚焦行政執法、刑事司法等重要領域,選取具有普遍性、共同性、行業性、區域性的深層次問題,切實維護民生民利,促進社會穩定發展。被建議單位要積極主動落實,提升檢察建議剛性。
要延伸檢察建議,實事求是提出檢察建議,特別要注重以檢察建議促進源頭防范,推動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在源頭、在訴前,推動“一案一事整改”向“一類問題治理”拓展,促進一個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的綜合治理。
關鍵詞 礦山安全
開展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
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是礦山安全的基礎工作,是實現礦山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的重要措施,是防范遏制礦山災害事故的根本途徑。
為此,市人大代表潘周展建議,對泉州礦產資源開發區域進行針對性的地質普查,對正在開采的礦產資源開發區域進行地質普查。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聯合專家評估地災危險程度,經評估不合格的,責令整改,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必要時可建立遠程監控措施,建議在安溪縣、永春縣選取比較典型的煤礦和非煤礦山開展試點,成功后可在全市進行普及。
關鍵詞 黑臭水體
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加強黑臭水體整治
市人大代表黃琛建議,進一步加大黑臭水體常態化排查力度,進一步核實黑臭水體排查結果,將新排查出的黑臭水體納入動態監管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和治理時限;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建設計劃,對中心城區小區及商戶錯接混接情況進行排查,逐步推進排水管網源頭混錯接改造。
同時,加強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健全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管理制度,引入智能化管理技術,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智能化管理,提高運維效率和管理水平。
關鍵詞 蛋雞產業
壯大產業規模 推動集群建設
永春是泉州市規模較大的蛋雞產業地,目前,新增在建蛋雞養殖場3家,設計存欄400多萬羽,建成后將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蛋雞產業。
市人大代表楊永裕建議,壯大我市蛋雞產業規模,通過蛋雞飼料、獸藥、流通、設備等服務體系的建設,有效延伸蛋雞產業鏈,強化品牌打造,推動我市蛋雞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可督促永春縣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當地現代化蛋雞場在建項目的協調、指導,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協調市直有關部門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扶持推動我市蛋雞產業集群建設。
關鍵詞 國有林場
建設時花和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基地
去年,泉州市以列入全國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為契機,在全省首創開展國有林場園林綠化花卉苗木定向培育工作,有力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市人大代表趙昕東建議,發揮省屬國有林場優勢,整合閑置資源,集約建設時花和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基地,進一步激活農村土地資源資產。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科研攻關,立足泉州實際,培育更多、更好的時花和珍貴鄉土苗木,對接城市園林綠化美化苗木需求,提高本土綠化苗木供給率。以時花和綠化苗木基地為基礎,積極探索“基地+研學”“基地+文旅”等融合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心理健康
推進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工作
聚焦共同做好學生群體心理健康這篇大文章,市人大代表張占嶺領銜建議,加大力度推進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工作,由政府牽頭建立評估學生心理危機程度的專門機構,進一步暢通有嚴重心理問題學生的轉介通道,在社區醫院開設心理門診,配置足夠的心理醫生。
同時,抓好家庭教育的源頭,提高廣大家長的家教水平和應對孩子心理問題的能力。設立專項心理健康工作經費,用于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建立學校、家庭、政府、醫院、社區聯防聯控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干預和處理機制。
關鍵詞 全民健身
推動“體育+”融合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民健身戰略深入實施,泉州通過推動“體育+”融合發展,讓體育產業與各行業、各領域跨界融合發展,成為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此,市人大代表莊天懷建議,推動“體育+”融合發展,實施“體育+文旅”,讓“跟著賽事去旅游”激發更大消費活力,將賽事活動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增量;實施“體育+制造”,創造“觀光工廠”等更多新興體育消費場景;實施“體育+互聯網”,以數字化應用激發全民健身消費潛力活力;實施“體育+影視”,打響泉州體育城市品牌,拉動體育消費。
關鍵詞 古城旅游
加快泉州古城旅游集散中心建設
近年來,泉州古城旅游火爆出圈。作為泉州中心城區和旅游核心區的泉州古城,目前轄區內無大型的游客集散中心,無法在游客進入古城之前進行有效引導,為游客提供方便的車輛停靠及換乘中轉服務以及信息、咨詢、游程安排、研學、講解等服務。
為此,市人大代表張才貴領銜建議,抓規劃,在古城外圍選址建設1個大型文商旅綜合服務中心,2—3個中小型旅游集散中心;抓建設,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設進度,爭取在2024年、2025年陸續投入使用;抓運營,由國資背景的文旅集團控股與民企共同興建運營。
關鍵詞 兩岸融合
支持設立閩臺(海峽)佛學院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閩臺兩岸在血緣、語言文化、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市人大代表釋向愿建議,市委、市政府用好用足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政策“紅利”,大力支持泉州佛學苑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提升成溝通海峽兩岸及世界的閩臺(海峽)佛學院。市政府和相關部門指導做好用地審批、周邊土地征收、辦證、新建山門與教學樓、宗教活動場所申報等相關工作,力爭盡快落地建設。同時,市財政出臺資金補助辦法,在辦學資金方面予以補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