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他是又‘愛’又‘怕’。怕的是耽誤了投產時間,但沒有他來‘雞蛋里挑骨頭’,我們就失去了順利投產的底氣。”說起同事沈謝林,詹列團幽默地說道。
沈謝林是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運檢部的一名職工,工作26年來,他長期扎根一線,愛思考勤動手善動腦,主持多項新技術研究與開發,發明數十項專利,成了一名“發明家”;他總結凝練標準,提升設備管理水平,將自己磨礪成一名專家;他希望通過創新,切實為一線員工減輕工作量,提質增效的同時,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扎根一線20多年,發明專利數十項,編寫企業標準等,這些讓沈謝林有了足夠的底氣——那就是面對變電站等工程驗收時,他能迅速指出問題所在,讓承建方信服整改。
詹列團對此印象非常深刻。他說,變電站投產時間緊、任務重,沈謝林作為驗收小組成員,在驗收時,鐵面無私,對需要整改的問題列出清單,若整改不到位,絕不在驗收單上簽字。在沈謝林的嚴格要求下,工程就有順利投產的底氣。
“曾經有的承建方為了盡快交付使用,找我公關,我嚴詞拒絕了。”沈謝林說,若你這次放過,就有下一次,“不放過任何安全隱患和問題,這是守住安全底線最重要的保證。”
據悉,他提出了10~35kV絕緣凈空距具體實施方案,發現部分斷路器機構固有設計缺陷并提出解決方案,推進規劃、設計、基建和生產的全過程技術監督,將設備現場驗收向工廠驗收延伸傾斜,工廠整改超過3650余條,解決了因設備問題工程久改難投的窘迫局面。
工作之余,沈謝林不喝酒不娛樂,只要有時間,就撲在研究和實驗上。他的妻子說,即便在家里,丈夫總是研究各種電腦軟件,自己搗鼓一些東西,連廠家不會的,都讓他給研究出來。
長期扎根生產一線,有人會覺得很辛苦,恨不得趕緊逃離,但沈謝林卻苦中作樂,他說,扎根一線,深入生產一線,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問題倒逼我必須去想辦法解決,在思考中尋找創新。”
在創新中,一項項專利發明在沈謝林手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他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軟件著作權4項。
“這些專利很多都轉化為具體的電力設施產品,有力地促進相關設備的改造升級。”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沈謝林看來,生產這個大課堂,一樣培養人,當工人干活不能只會賣力氣,只要多思考多研究,工人一樣可以成為專家。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