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泉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方案》近日印發。今年起,泉州市將聚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建設、“城中村”安全隱患和人居環境治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啟動實施一批城市更新項目,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
城市更新范圍
城市更新包括泉州市管轄范圍,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工作范圍即各縣(市、區)規劃區的建成區。重點聚焦環灣城區135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建成區,主要包括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除虹山鄉、羅溪鎮)、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濛園區)、泉州臺商投資區以及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的部分街道(鎮)。示范項目優先選取中心城區、重點鎮區更新項目。
三個階段推進
方案編制階段(2024年6月底前):重點開展規劃編制、出臺工作方案,遴選示范項目等前期工作。
示范推進階段(2024年7月至2025年12月):重點實施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更新項目,不斷豐富完善城市更新的機制、方法、路徑、舉措。
全面推進階段(2026年1月起):總結示范經驗,推廣城市更新工作模式。
四大專項行動
城市更新+古城提質
形成歷史名城保護發展路徑
按照“一軸三片”的格局,主要采取微整治更新改造做法,分區分期推進古城173條街巷更新,堅持遺產保護與改善民生并重,推動歷史建筑原真保護。重點先行推動“三區三片”建設,統籌實施雨污管網、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在推動非古城功能疏解,留住原住居民,活化古城業態的同時,重點圍繞發展古城文旅產業、補齊旅游功能短板,推進有收益的公共服務設施、酒店民宿等經營性項目建設,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國企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實施古城保護利用。
城市更新+新城集聚
形成城市新區城中村更新路徑
重點推行“政府引導+國企+社會資本”合作更新模式,實現片區綜合開發總體資金平衡,形成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路徑。
同時,將城市設計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按照拆改結合的原則實施改造。對于安全隱患房屋集中成片、存在較多違法建筑、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土地利用低效、歷史文化資源少的區域,實施以拆為主的連片改造,實施重大片區比拼活動,推動全市24個重大片區全面提質提速。持續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行動,選擇30個以上社區作為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項目。
城市更新+低效用地提升
把握政策機遇助力城市更新
各縣(市、區)重點推進城鎮低效用地開發,推進土地混合開發和空間復合利用,實施城中村更新改造。積極完善城鎮低效用地盤活政策,推動低效用地盤活方式從單個地塊到成片連片,改造目標從經濟效益為主到空間、經濟、社會、生態多元效益。實施城鎮低效盤活項目,鼓勵成片更新和再開發。
城市更新+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形成保護活化利用實施路徑
我市將做好城市更新單元歷史文化資源評估,開展不可移動文物和50年以上建筑普查工作,嚴格落實保護規劃。以“一縣一街區”為目標,對歷史文化底蘊深、閩南文化特色亮、商業氛圍濃的片區實施成片連片改造,打造洛江橋南社區、臺商洛陽古鎮等一批特色商業(文化)街區,培育一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建立保護活化利用實施機制。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動清源山內自然村落、江南片區亭店、高山等保留村莊更新項目,打造國家、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