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燦院士在演講中帶領大家走進“量子世界”
昨日上午,以“才聚泉州 智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泉州人才節”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在泉州市科技館學術報告廳作《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狀況》主題演講。他帶領現場科創平臺工作者、企業代表、高校師生等走進“量子世界”,為大眾揭開量子科學神秘面紗。演講中,郭光燦院士激勵富有創新思想的泉州青年把個人志向融入國家和時代需求中,開啟屬于自己的“量子之光”。
打造泉州量子科技產業基地 用科技反哺家鄉
“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我始終沒有放棄。”演講中,82歲的郭光燦院士向在場各領域人才、大學生等深情講述,他生長于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年幼時那里還是一個偏遠漁村,生活條件艱苦。他酷愛讀書,家里人看到他成績優秀,全力支持他。1955年,他考入泉州五中,1960年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在20世紀80年代,他開啟了量子物理和技術研究。當時國內鮮有人接觸這一領域,但他認為這對國家科技發展非常重要,和團隊成員默默研究數十年。正如他喜歡刀郎的一首歌《孤獨的牧羊人》,這條科學之路也許孤獨,但他仍一心奔著自己的興趣領域做下去。
時至今日,量子信息、量子光學從“冷門”走向了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郭光燦院士在不斷求索中,始終心系家鄉。去年11月,郭光燦院士量子科普展覽館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揭牌。他希望通過量子世界、量子知識的普及,推動奇妙的量子知識從實驗室走向社會,激勵莘莘學子對科學事業的追求。接下來,郭院士團隊將在家鄉落地量子精密測量設備研發項目,打造泉州量子科技產業基地,用科技反哺家鄉。
激勵青年投入新興學科研究 實現人生價值
“泉州人是非常有活力的,不論何時,泉州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這是泉州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勢所在。”郭光燦院士表示,泉州的民營經濟發達,創業氛圍濃厚,民營企業對未來的科技形勢走向比較敏感,技術研發自主性強。各級政府應多深入一線企業,了解企業需求,在進行專業論證分析后,進行有效支持與推進。
而泉州要吸引人才留泉工作和生活,除了出臺各項人才支持政策,還要提供合適平臺,讓年輕人能發揮他們的潛力和才能,做出成績,有成就感,就會想留下來,讓泉州成為凝聚人才之地。
“國家要強大,人才是關鍵。”郭光燦院士稱,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批批高素質的青年人才,他們都是未來國家的希望。現在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有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基因工程,其中人工智能已對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影響。演講中,他鼓勵年輕一代投入新興學科領域研究,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家鄉、國家,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物名片
郭光燦 福建泉州籍,中國量子信息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長期從事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量子計算專業組主任。培養博士90余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獲教育部高校技術發明獎一等獎、CCTV年度科技創新人物、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第二屆“泉州人才節”相關報道請繼續閱讀A04版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