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向海而生,擁有498公里長的大陸海岸線,湄洲灣、大港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5大海灣。入夏以來,人們趕海熱度高漲,海邊網紅打卡點層出不窮,臨海新業態人氣爆棚……在泉州,海洋文旅場景持續上新,解鎖出多種“玩海模式”。
泉州的海美得讓人沉醉
來泉州海邊趕海吧!在抖音熱門民俗排行榜上,趕海視頻的播放量穩居榜首。有數據顯示,在抖音、微博、嗶哩嗶哩三個社交平臺上90個最熱門視頻中,有約40個來自福建的趕海博主。每年的5月到10月,是泉州趕海的好時節。退潮時,藏在沙子里的蛤蜊和花甲,附著在礁石上的海螺和牡蠣,石頭下的螃蟹和海星,都是趕海人眼中最新鮮的海味。帶上鏟子,穿上雨鞋,戴上趕海手套,看準潮汐,奔赴海邊,在泉州,人人都是趕海人。
來泉州海邊打卡網紅點吧!泉州有“石獅小鐮倉”“泉州小威海”“泉州版濟州島”,你知道嗎?泉州的海邊,特別出片。泉州臺商投資區玉沙灣公園寫著“泉州”的玫紅色熱氣球,石獅祥芝附近與動畫片《灌籃高手》相似的馬路,還有治愈系的燈塔公園……在抖音、小紅書上搜索,這些網紅點的最佳機位打卡攻略鋪天蓋地。在海邊拍張“人生照片”,成為來泉州的“必修課”。
泉州臺商投資區玉沙灣公園成為年輕人喜歡的網紅打卡點
來體驗泉州海邊的新業態吧!2020年,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來到泉州,入住崇武海邊的民宿問海。海邊的餐廳、觀海的房間、文藝的拍照點……一場綜藝,讓眾人的目光聚焦在了海邊的新業態上。做足看海旅游基礎課,不斷豐富多元化業態,搭建旅游場景,泉州發展濱海休閑旅游鉚足了勁。今年6月試營業的橘若·崇武古渡碼頭景區,被打造成了泉州海邊“烏托邦”;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浮石隱地,被網友稱為“泉州漁村的審美高度”;石獅正在打造“泉州版十里長堤”……在泉州“玩海”,燈塔咖啡館、海邊小火車、懸空無邊泳池、沙灘上的營地等可都別錯過。
泉州的海邊還將更好玩、更浪漫。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項目投融資對接會上,泉州提出了“暢游藍色海洋——濱海休閑旅游”主題,將重點推動打造文化體驗、濱海度假、海上運動休閑、商務會展等旅游產品,構建藍色濱海旅游休閑度假島。同時,精心打造“海上看泉州”項目,通過海絲文化、夜景觀光、最美海岸帶等資源稟賦,打造泉州“江灣海水上旅游”品牌及特色化水上旅游產品。此外,泉州正打造“濱海生態浪漫線”,將順濟橋至洛陽橋環半島30公里劃分為鯉城文化、海絲文化、東海活力、濱海風情、港口文明、人海共生、宜居生活七個氣質不同的濱海段落,充分融合山水資源與歷史人文資源,圍繞道路景觀、綠化景觀、建筑景觀與水體景觀四個層面,全面提升環島濱水環境品質,構建環灣24小時活力新岸線。
可踏浪趕海討海貨,可拍照打卡曬大片,還可在帳篷里聽海浪,在咖啡館里賞海景,在沙灘上看演出,在夜市里吹海風
泉州玩海花樣多
依托得天獨厚的濱海旅游資源,泉州“玩海”的花樣不少,趕海熱度持續不退,海邊“網紅”打卡點讓人眼花繚亂,海邊新業態經營得有聲有色……這個夏天,來泉州暢快“玩海”吧!
人人都是趕海人
收獲海貨和快樂
“這個周末,我們帶孩子去趕海吧!”市民小吳在微信上向閨蜜發出邀請。今年暑假,小吳已經帶著孩子到三片不同的沙灘上趕過海,每次都能收獲大半桶花蛤、海螺和小螃蟹。自己親手討來的海貨,簡單一蒸,鮮甜美味,也讓小吳對趕海更加“上癮”。
她告訴記者,第一次趕海時,她只能跟在“高手”身后“撿漏”,用的是孩子海邊挖沙的塑料玩具。現在,她已經是擁有專業趕海工具的“半個專家”了。小吳的汽車后備箱里,有水桶、兩面鋤、耙子、鏟子、螃蟹夾和趕海手套,隨時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趕海”。為了成為“趕海大神”,她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光是網上趕海的賬號就關注了不少,認真研究了好久。最沉迷的時候,半夜兩三點還在看視頻學習趕海技巧。海灘上的每一個小洞下面可能是滿滿的驚喜,注意觀察就能看到花蛤或蛤蜊的活動軌跡;有礁石的沙灘上,海螺一定不少,它們會躲在石頭的縫隙里,摸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戴手套;每一塊礁石的下方都可能有螃蟹,不過螃蟹跑得飛快,還會夾人,是最不容易抓住的。”
海島振興,泉港惠嶼島上漂亮的樓房鱗次櫛比。
小吳關注了一個名為“泉州趕海時間表”的小紅書賬號。“最近,泉州的氣溫很高,白天不太適合到海邊‘勞作’,可以關注潮汐時間,選擇退潮時間在下午4點以后的日子到沙灘,挖到晚上7點左右剛剛好,天氣不那么熱,而且天也還亮著,比較安全。”她說。
“這片海灘可以撿的海貨太多啦,螃蟹、釘螺、蝦、泥螺、苦螺、青口、帶子、花蛤等。海蠣柱附近有很多專業趕海的漁民,有啥不懂的可以找他們問一問。大部分人去只能撿撿釘螺、泥螺、苦螺,不過這已經很滿足啦!”網友“一碗四果湯”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條到晉江英林趕海的視頻,收獲了200多個點贊和100多條留言,不少泉州網友留言詢問趕海的具體位置和趕海技巧。在抖音、小紅書上,有不少泉州趕海攻略。“晉江趕海最佳地點”“泉州濱海公園趕海”“泉州趕海哪里海貨多”“泉州趕海潮汐表”“泉州趕海民宿”……搜索“泉州趕海”,馬上就出現了多個關聯詞,趕海熱度持續不降。退潮后的沙灘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盲盒”,既滿足了大家對海洋的好奇心,又能體會到收獲的快樂。有些市民還愛上了“云趕海”,將趕海視頻當成“下飯菜”。
但是,也有市民覺得趕海太難了。“灘涂上簡直是寸步難行。別人挖出來的是蛤蜊,我扒拉了半天,只挖到幾個小貝殼。螃蟹倒是看見好幾只,可是一走近就鉆洞里了,太難抓了。發了個朋友圈吐槽,有常趕海的朋友提醒我,趕海得穿雨鞋或套兩雙襪子,拖鞋和光腳都不適合走灘涂、上礁石。很多趕海視頻里,博主是徒手挖海貨的,但徒手只適合‘專業選手’,新手還是得帶上工具。”市民“小沫”的第一次趕海經歷似乎不太美好。
趕海雖好玩,大家也得注意安全。泉州消防部門提醒,每年都有群眾因趕海被困,暑期到了,到海邊游玩的游客和趕海市民要提前查閱潮汐時間表,警惕復雜的水文環境,不要貿然前往深水區域,以免發生意外。對于有淤泥、濕滑海草的地方一定要格外小心暗溝。不要隨意探索海域,出海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天氣情況,避免在雨天出行,以免發生危險。由于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控制、自救能力欠缺,家長要時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此外,趕海時,要戴上手套,備好工具,避免被蝦蟹、灘涂上的貝殼碎片等劃傷或者夾到;準備一雙雨鞋或防水鞋,保護雙腳不被貝殼、碎石等劃傷;不要隨意觸碰和食用不知名的海洋生物等。
尋找最靚看海機位
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這兩年,豐澤區豐海路上的蟳埔村、石獅黃金海岸的洛伽寺成了游客來泉必打卡的海邊景點。其實,在泉州的海岸線上,還有不少“泉州特色”值得一看。
位于石獅市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的洛伽寺,在各大社交平臺熱度很高。(肖培濱 攝)
6月,廈門的游客小陳來到泉州,沿著海岸線來了一場“尋村探海”之旅。打開地圖,小陳在沿海線上挑選出幾個海灘和附近的村莊。安平橋—晉江塘東村、“觸角沙灘”—晉江圍頭村、金沙灣—石獅永寧古衛城、紅塔灣—惠安月亮灣,一路上,她領略了中國最長跨海梁式石橋的風采,踩過泉州沙灘上金色的沙子,參觀了八二三戰地公園,走過永寧古衛城,嘗了安海土筍凍……紅磚厝、番仔樓、藍天、沙灘、大海,她體驗到了泉州海岸線的獨特風情。
在泉州,還有一條“一路向海”的國道。全長223公里的國道228線泉州段,由北至南,依次經過泉港區、惠安縣、泉州臺商投資區、豐澤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與大海為伴的國道上,經過8處世界文化遺產點。
已有220多年歷史的泉港山腰鹽場
在國道228線泉港段,可以看到已有220多年歷史的山腰鹽場,萬畝鹽田被分割成整齊的方塊,每一款都宛如天空之鏡,流光溢彩。來到惠安段,有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的崇武西沙灣,有“八閩第一金沙灘”之稱的青山灣,還有半月灣、龜山灣等多片海灘。車子駛入泉州臺商投資區段,暢通無阻的海灣大道旁邊就是水天一色的海景,沿線有玉沙灣公園海灘觀光帶、泉州八仙過海歐樂堡景區,以及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洛陽橋。進入豐澤區路段后,有兩個不容錯過的世遺點——江口碼頭和真武廟,江口碼頭是古泉州沿江集群商業碼頭之一和古泉州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真武廟建于宋代,素有“南武當”之稱,如今仍保留著祭海祈風習俗。石獅段有著68公里的迷人海岸線,還可以打卡被譽為“海絲三寶”的世界文化遺產點,分別是建于宋政和年間、為刺桐港重要航標塔的六勝塔,8世紀初由著名航海家林鑾所建的石湖碼頭,建于南宋紹興年間的萬壽塔,還能游覽擁有“東南第一衛”之稱的永寧古衛城。進入晉江段,有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和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稱的安平橋兩處世遺點,還有衙口濱海休閑旅游區、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等景點。
石獅祥芝碼頭被網友稱為“泉州小威海”(來源: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海邊,還有不少“網紅拍照機位”。工作日早晨7:00,網友“右耳”避開人流,成功打卡了“泉州小威海”——石獅祥芝碼頭。“向海風許愿,在‘小威海’相見。”她在村落的拐角遇見了湛藍的天空和海水,到燈塔公園欣賞一覽無余的海岸線,在燈塔咖啡店里點上一杯咖啡,坐下感受海風的溫柔。在抖音、小紅書上,“泉州小威海”拍照機位的攻略數不勝數,文藝又浪漫的場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特地來打卡拍照的游人。位于石獅石湖港附近的共富路與疏港2號通道交界路段的“石獅小鐮倉”,同樣是泉州的“大網紅”。紅白條紋相間的紅綠燈桿,黑白相間的斑馬線,藍白相間的路牌,還有馬路邊的藍天與大海,和動畫片《灌籃高手》里的景點畫面重合,自然也成為拍照好去處。泉州臺商投資區的玉沙灣公園,也被網友稱為“拍照‘封神’的海灘”,這里的高顏值海堤長約1公里,仿照西班牙貝尼漢姆濱海公園建造,有不少藝術裝置可用于打卡拍照。
位于石獅石湖港附近的“石獅小鐮倉”與《灌籃高手》里的畫面十分相似 (來源: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文旅項目爆款頻出
多元娛樂盡情體驗
“這是一座海邊的咖啡館,空氣里都是鹽的味道。在這里,靈魂放松又自由。”“這是泉州漁村的審美高度!”有“泉州版濟州島”之稱的泉州臺商投資區浮山村浮石隱地,是泉州熱門的海邊打卡點。對游客來說,這是一個極具魅力的藍色海灣。陽光下,生猛的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盡顯海島風貌,漁民漁村情懷融入整個項目中,集齊了“山、海、島、漁”元素。在這里,可以獲得咖啡、藝術、營地等服務載體為一體的沉浸式體驗。
到泉州海邊打卡的游客,不再滿足于常規的旅游觀光路線。看海與拍照過后,在靜謐的帳篷營地傾聽海浪,在海邊咖啡館里感受海味,在柔軟細膩的沙灘上看場演出,在海風吹拂過的夜市流連忘返……海邊的新業態正為游客和市民帶來海邊游玩新體驗。
“泉州也有自己的‘海邊烏托邦’了!”最近,橘若·崇武古渡碼頭景區成為泉州熱度最高的新景點之一。這個臨海而建的項目就像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工業風藝術空間里的攝影展講述著泉州與海的故事;海邊的萌寵樂園里,萌萌的小鹿與小羊讓游客近距離體驗投喂的樂趣;旋轉木馬和海上小火車,在夕陽西下的海岸上帶你游覽夢幻王國;霍比特小屋也被搬進了現實……這里還擁有福建省內唯一碼頭T臺,內設特色民宿及餐廳、海景咖啡廳、無動力樂園等多元娛樂項目。
橘若·崇武古渡碼頭景區被打造成“海邊烏托邦”(來源: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看好泉州發展,橘若在泉州布局多子。今年3月,蚶江橘若·十里長堤文旅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依托獨特濱海帶景觀資源優勢和泉州灣跨海大橋海上橋梁、海上列車等泉州灣畔獨特風光,全面升級海岸線旅游體驗新模式,在錦江外線古渡口打造以“泉州版十里長堤”為主題,集網紅咖啡廳、海景營地、落日碼頭、戶外打卡休閑區等為一體的文旅休閑項目。目前咖啡廳已經投入使用。今后,還將不定期舉辦燈光秀、音樂會、實景演藝等主題文化藝術活動。
類似橘若,泉州濱海文旅項目已走向品牌系列,繼惠安“問海”后,位于石獅祥芝鎮的“問海”微度假文旅項目也成為一張泉州濱海文旅新名片。在這里,有水上咖啡主題館、懸空無邊泳池、個性化高端民宿、海鮮餐廳等,游客在客房里就能看到漁港風情,在端午等節日里,還能觀賞海上龍舟賽和煙花秀。除此之外,這里還提供網紅直播間、求婚舞臺、產品推介會取景等服務。
泉州的海邊,還將打造更多新業態。據悉,泉州將引導蟳埔漁港植入漁文化觀光體驗與特色消費功能,打造都市文化觀光型漁港;優化浮山漁港陸海空間組織,打造漁村文化體驗、水產品交易消費、沙灘運動休閑有機融合的都市消費型漁港;加強梅林一級漁港配套提升,將永寧古衛城人文景觀和黃金海岸自然資源等融入漁港功能,打造人文休閑型漁港。今后,“海上看泉州”,將看到更豐富好玩的“寶藏”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