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召開項目動員會,并迅速開展業務培訓;26日指揮部掛牌、27日工作組入駐、27-30日入戶宣傳動員,31日啟動預簽約……
當前,紅梅新村危舊房屋改造更新項目正如火如荼開展,自啟動以來,短短7天,項目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再次彰顯了鯉城的速度與溫度。
作為迄今為止古城范圍內最大規模的房屋更新項目,紅梅新村危舊房屋改造更新項目備受關注,群眾呼聲高。民之所向、政之所往,鯉城區高度重視,全區動員、上下同欲,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主抓、親自指導,研究編制了征收和改造更新實施方案;全區各街道及區直部門組成8個征收工作組集團式推進,200多名征收干部進組入戶、奮戰一線,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以舊換新”典范工程、民生樣板工程。
業主出資+政府補助 鯉城創新實施新模式
紅梅新村位于開元街道,建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心城區老式預制板房最多最集中的小區。由于建設年代早,小區樓棟存在使用壽命短、抗震性能差、隔熱隔音性能弱等問題,房屋建筑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同時,因早期規劃配套不足,交通、停車、排水排污等體系管理混亂,嚴重影響居住品質,亟須改造更新。
“紅梅新村是城市建成區內集中成片的危舊老舊片區,由于建筑密度、高度以及古城保護規劃的限制,改造難度大、投入成本高、回遷安置難,傳統的征收安置模式并不適用。”項目指揮部征收業務組副組長戴自強介紹,自去年7月以來,他們持續探討新的可行的改造路徑,最終總結形成“政府統一收儲改造更新+定向定價商品房”的實施模式。
該模式推行“業主出資+政府補助”的出資方式,由政府統一收儲改造更新,全體業主共同出資承擔改造更新成本,政府統籌周邊地塊重新規劃布局,建設完善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后,再通過實行定向定價商品房辦法,以價格調節方式解決業主出資的問題,推動實現居民房屋的“以舊換新”。
據了解,根據實施方案,群眾選房時須按照“最接近面積、最少套數”的原則選房,因戶型、結構等原因所選房屋面積超過協議征收補償約定購買面積的,10㎡(含10㎡)以內的部分按25000元/㎡的優惠價格計算,10㎡以上的部分一律按選房時銷售單位公告的銷售價格結算。戴自強表示,該項目是順民意、切實際、筑安全、利長遠的民生工程,這一模式的實施既能減輕居民負擔,為居民過渡安置提供保障,也能為今后在城市建成區內集中成片改造提供可復制的模式。
征收工作“走心” 新模式贏得民心
“您好,我們是征收工作人員,這次來為您講解征收補償方案。”連日來,項目征收工作組每天進居入戶,上門宣傳征收補償政策,細致講解補償標準,耐心為群眾答疑解惑,了解群眾意向和訴求。
“征收工作要打‘有準備的仗’,首先就是我們自己要熟知、吃透政策文件。”開元征收工作組工作人員張進福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集體學習征收政策,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前梳理,結合群眾提出來的需求,“一宗一案”分類推進。“目前,我們已開展了3輪入戶宣傳,得益于好政策,群眾熱情高漲,不少居民還自發幫忙宣傳。”
征收補償安置,政策為先,民心為重。居民老張今年64歲,自上世紀80年代起便在該小區居住,當得知項目啟動征收時,他內心有著萬分不舍,但更多的是期盼。據老張介紹,他家的房子是預制板房,建設年代久遠,這些年,樓上僅僅是進行簡單裝修,一不小心就會把天花板打透,住得提心吊膽。“房屋太老舊了,不僅住得不方便,也不太安全。”
“盼星星、盼月亮,我盼了十余年,終于等來了好時機、好政策!”老張激動地算了一筆賬,他住的房子大概是93平方米,根據實施方案,扣除征收補償、裝修補償、附屬物補償、臨時安置費以及搬遷獎勵等費用,他只需承擔約8萬元的成本,便能置換到一套接近同等面積的新房子。“不僅能住上新房,還是電梯房。這個方案我非常滿意,盼著能早點動工、早點回遷。”
項目改造配套提升 8月1日啟動簽約搖號
據了解,紅梅新村危舊房屋改造更新項目計劃征收建筑面積約7.64萬平方米,包括紅梅新村套房、城中村自建民宅以及部分老舊工業廠房;計劃立面提升建筑面積約5.13萬平方米,包括沿街商品房、福利院宿舍、民政宿舍等。其中,首期先行啟動紅梅新村危舊房屋改造更新和紅梅片區城中村改造,計劃征收房屋34棟,涉及住戶931戶。
更新改造后的紅梅新村小區將配備電梯和地下停車場,此外,房屋的房齡也將清零重置,從而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無電梯、公共設施配套短缺、土地使用權續期等問題。
“紅梅新村危舊房屋改造更新項目的啟動是民生期待,也是百姓所需。”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實施模式的創新,凝聚了政府和居民雙向合力,著力破解片區內建筑安全隱患,提升區域公共基礎配套水平,改善群眾居住生活環境。
項目計劃于8月1日開始騰空驗收搖取選房順序號,屆時,前期主動簽約騰空驗收的業主將優先進行搖號、選房。如果業主、居民對新政策還不大了解,可以前往廣平倉65號——市委黨校老校區的指揮部政策宣傳組或所在社區居委會咨詢。
鯉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