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工信局、市財政局獲悉,9月21日,以“智改泉城 匠造未來”為主題,我市舉辦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啟動儀式。記者從現場獲悉,為加快推進我市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建設,爭創新型技術改造試點示范城市,泉州從紡織鞋服、鞋業、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等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中優中選優,最終確認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制鞋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三大行業為試點行業,從中選出20個重點項目作為此次城市試點建設重點支持對象。
啟動儀式現場 (林勁峰攝)
立足產業特點
實施“點線面”技改路徑
今年4月29日,工信部、財政部公示了2024年度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入選名單,泉州成為全國首批20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地級市。據了解,近年來,泉州市高度重視技術改造,鼓勵制造業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推動升級換代,全面推進傳統產業智轉數改、綠色發展。今年1—8月,全市技改投資增長32.7%,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啟動儀式上,市工信局從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工作推進、保障措施等六個方向分享了泉州市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創新機制。“我市精心遴選三大試點行業為樣本,以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為導向,市級統籌、縣(市、區)聯動,通過‘點、線、面’技改路徑,用示范引領、輻射帶動,推進企業、產業鏈和園區改造。”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立足泉州產業基礎和特點,泉州探索形成新型技術改造“135”泉州實施路徑。“1”是建立高標準新型技術改造項目服務體系;“3”是通過“點”上推進企業綠色化數字化改造,“線”上推進產業鏈協同改造,“面”上推進園區整體數字化改造等三個維度,系統性推進企業、產業鏈、園區三層技術改造;“5”是構建五位一體的技術改造支撐服務能力體系,包括公共服務支撐能力、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工業設計服務能力、智能裝備供給能力、本質安全能力等。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泉州將以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管理變革,提高產業、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碰撞思維火花
推動產業鏈數智化協同升級
技術改造是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關鍵密碼,也是推動企業擺脫傳統生產方式、推進新質生產力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現場,專家、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碰撞思維火花。
“當前技術改造不只是大企業的事情,也是廣大中小企業生存的關鍵。”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立委分享了“打造技術改造公共服務體系,助力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建設”主題,在他看來,當前技術改造推進的挑戰包括:需求側和供給側發展不均衡,供需難匹配,需要政府“看不見的手”調節;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工作涉及面廣、量大、技術含量高,當前政府公共服務能力難以滿足產業需求。
李立委建議,抓住全國上下推進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時代機遇,整合供需資源,搶占全國技改資源調配高地,建立本地技改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水平,全面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作為“鏈主”企業,匹克(中國)有限公司CEO許志華則分享了“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改造,助推鞋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如今,泉州已形成棉紡、化纖、織造、染整、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品牌經營等全領域的紡織鞋服產業鏈。”許志華分享,近年來,以數字化轉型、綠色化升級為重點,制鞋業持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許志華介紹了泉州制鞋業產業鏈數智化協同升級改造項目。“項目以匹克為鏈主,聯合10家企業協同技術改造提升。”他介紹,項目主要以車間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智能柔性成型生產線;現代物流中心倉庫,滿足新型零售需求;3D打印增材制造,加速鞋業技術變革;通過信息化手段應用,建立全面、集成、先進和穩定MES智造系統;AI應用等方向。
新技改創新中心成立
近10個項目合作簽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啟動儀式上,國家(泉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創新中心授牌成立。據悉,創新中心擬建成集研發、中試、產業化于一體的技改創新平臺,滿足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多重需求,加速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落地見效、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新型工業化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跨界協同創新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現場,創新中心戰略合作、院地院企合作、產學研合作、創新中心基金合作、中試基地合作等近10個項目簽約。
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與泉州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就相關項目現場簽約。“合作內容包括聯合共建制鞋智能化工程基地、聯合開展科技攻關等。”安踏(中國)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項目負責總監黃建平告訴記者,他們將在制鞋智能化領域,積極引進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技術和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方面,推動制鞋行業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引領制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方向發展。
福建省煌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泉州市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就中試合作項目簽約。“南安是石材生產加工基地,許多石材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邊角料、粉末等廢料。之前,這些廢料僅僅是作為填充物等進行再應用。但我們希望這些廢料能產生更大的價值。”福建省煌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宗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建立實驗室,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將石灰轉化為硅。硅元素應用廣泛,涵蓋鞋底材料、輪胎、電纜外皮、電子產品等眾多領域。“如今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從實驗室進入中試階段。通過此次項目合作,我們將獲得更多技術的支持。”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