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上的流動花園真漂亮”“沒想到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紙織畫表演”“畫出來的非遺還可以吃”……這個國慶假期,非遺傳承人走上街頭表演非遺項目,與游客互動,收獲滿滿夸贊。記者了解到,非遺項目已成為游客國慶假期文旅新體驗。
方碧雙手把手地教游客穿畫紙條
游客零距離體驗非遺技藝
“慢慢穿過去,不用著急,太使勁紙條會斷……”在泉州府文廟廣場,方碧雙手把手地教每一個孩子穿畫紙條。在她的演示下,小朋友們興趣盎然,很快就學上手了。聚精會神的表情、小心翼翼的動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紙織畫慢慢成形,孩子們的臉上露出自豪的微笑。
“永春紙織畫包含畫、裁剪、編織、裝裱四個制作過程,將繪好的圖畫裁成細紙條,經緯交織便成紙織畫。”永春紙織畫非遺傳承人方碧雙說,永春紙織畫始于隋唐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和四川竹簾畫并稱為“中國四大家織”。
“國慶期間,我們在泉州府文廟廣場設點,讓游客市民來體驗,學習傳承永春紙織畫。”方碧雙說,永春紙織畫是在宣紙上作畫,畫好后將其裁剪成2厘米寬的小紙條,再經緯線編織成畫。
“很好玩,紙竟然還可以織出來畫。”小朋友體驗后,十分驚喜。據介紹,國慶假期,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文創市集,有不少的非遺項目在這里展示,非遺傳承人與游客互動,現場十分熱鬧。
鄭月紅制作麥芽糖畫
非遺展示讓人直呼過癮
“幫我畫一條龍。”在市區中山路與花巷交叉口的一個麥芽糖畫技藝攤位上,一個小朋友讓攤主畫一幅糖畫。攤主用湯勺作筆,麥芽糖為原料,起落轉承間,一幅可以吃的畫一揮而就。心滿意足的小朋友接過攤主遞上的麥芽糖,并不急著走,繼續站在攤前興趣盎然地觀看表演。
攤主名叫鄭月紅,是麥芽糖畫技藝非遺傳承人。她說,從高祖父這一輩開始,家里就賣麥芽糖了。“麥芽糖是用糯米加麥芽發酵做成的,不只是味道甜,還有補脾胃和消食、通氣的作用。”鄭月紅介紹著。小朋友們則邊吃邊聽得津津有味,很是過癮。
國慶假期,市區中山路西街至新門街段,路兩側有非遺、飾品、文創、美食集市,在這里不僅有可以吃的非遺,還有不少可以玩、可以用的非遺技藝。大漆飄扇、簪花扭扭棒、德化瓷器、金屬絲編織、妝糕人、毛筆制作技藝、壹葉閣竹藤……琳瑯滿目的非遺展品,讓游客從這一扇小小的窗口里微觀泉州,感受泉州的非遺魅力。
磚雕非遺項目吸引游客
游客感受非遺之美
國慶假期,“國慶嘉年華·潮玩非遺周”2024泉州非遺市集、民俗展演和非遺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在市區真武廟舉行,“非遺手作·創意無限”互動體驗活動,德化瓷彩繪、安溪竹藤編、泉州花燈、磚雕等特色非遺項目吸引許多游客市民前來體驗。
“磚雕很好看。”游客陳先生說,他很喜歡雕刻,來泉州旅游,就過來看看,磚雕很考驗刀功。
磚雕非遺傳承人吳小清正在現場認真指導游客體驗磚雕。他說,讓大家都來體驗磚雕,傳播閩南磚雕文化,讓這一技藝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據介紹,在市區真武廟的非遺市集,簪花圍、提線木偶、錫雕、石雕、木雕、陶瓷等展示,為游客市民朋友帶來前所未有的非遺體驗,一同感受非遺之美。
“簪花很漂亮。”游客張女士特地來現場體驗簪花圍,她說,簪花就像是頭上流動的花園,走上街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