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羅山街道華泰社區“黨建+”鄰里中心 (資料圖片)
泉州網11月21日訊(融媒體記者 林書修)2022年以來,市級財政共投入“兩中心一平臺”建設經費9085萬元,助力建成“黨建+”鄰里中心718個,實現綜治中心和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在全市村(社區)全覆蓋,夯實了我市基層治理能力建設實體支撐,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建+”鄰里中心:從建成到建強
市、縣兩級財政投入超3億元,在村(社區)建成集“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等6項優質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黨建+”鄰里中心,為群眾提供優質便利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盡享“微幸福”。其中市級財政投入獎補資金8000萬元,根據星級考核評定結果,對“三星級”以上及晉星“黨建+”鄰里中心229個次進行差異化獎補及獎勵標準補足。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促進“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擴面提質增效。
綜治中心:四級聯動部門協同
市財政投入850萬元,用于建設市、縣、鄉、村四級穿透貫通的綜治(網格)平臺、采取“以獎代補”打造示范鎮街綜治中心等,助力建設集“矛盾糾紛聯調、社區服務聯建、社會治安聯防、行政執法聯合、基層平安聯創、應急處置聯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治中心。構建“市級統籌、縣級主體、鄉鎮(街道)落實、村(社區)執行”的綜治中心運行新格局。推進“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受理群眾訴求1.35萬件,服務群眾超4萬人次。
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數字賦能促整合
市財政投入235萬元建設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并予以運維經費保障,以數字賦能促進基層監督資源和力量的整合。通過黨務村務財務等信息規范化常態化晾曬公開、吸引群眾參與監督、發揮平臺大數據智能比對分析等功能,更加及時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精準高效發現并推動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建成以來累計公開村務信息20余萬批次、督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3萬余件。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