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海交館 (融媒體記者 陳小陽 攝)
泉州網12月5日訊(融媒體記者 黃偉毅 高慧子 范金林 葉虹羽)千年前,刺桐古港演繹梯航萬國的繁榮景象;千年后,世遺之城闖入國際媒體鏡頭成為焦點。
12月4日舉行的第十二屆全球視頻媒體論壇國際媒體泉州調研行中,國際媒體朋友們穿梭于古城小巷,感知城市煙火;行走于歷史遺存,品讀厚重歷史;駐足于企業車間,見證新質力量……當前,泉州正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積極申創“世界美食之都”、蓄力打造“國際時尚之都”,推動“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城市品牌走向全球。與會的國際媒體朋友,個個化身泉州“推介官”“傳播者”,激活全媒體傳播渠道、平臺優勢,將泉州的多元魅力、文化底蘊、獨特美食、產業新聲在更廣的維度、疆域深度傳播,讓世界感知泉州之美,進而走進泉州、品讀泉州、喜愛泉州。
參觀開元寺 (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我正站在馬可·波羅來過的地方”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調研中,余光中《洛陽橋》中所寫的“刺桐花、東西塔、洛陽橋”,紛紛“躍入”國際媒體朋友們眼中,展現這座古城濃郁的人文氣息與歷史底蘊。
“只要想到我正站在馬可·波羅來過的地方,而這里是他返回西歐的最后一站,真的讓人心潮澎湃。”來自古巴的拉丁美洲通訊社總編輯、傳播總監馬丁·哈克宋在開元寺大雄寶殿前的廣場,饒有興趣地請隨行人員教他如何“上香、敬香”,詳細了解閩南的特色民俗。他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泉州。對我來說,這是一次誘人的旅程,能了解這座充滿歷史與文化、神奇而宏偉的城市。”
參觀泉州少林寺 (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泉州少林寺的廣場中央,武僧們正進行五祖拳表演,吸引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相機等“長槍短炮”,聚精會神全程記錄。“泉州少林寺真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方,之前只在電視電影屏幕中看到中國武術,今天卻在這里看到真實的表演,希望中國武術文化也能傳播到非洲。”科特迪瓦通訊社記者吉爾達斯·蓋伊表示。
在海交館,匈牙利布達佩斯中心電視臺總經理朱迪特·艾娃·納吉對泉州自宋元時期延續至今的海洋貿易贊嘆不已。歐洲新聞交換聯盟總經理阿德里安·威爾斯贊道:“泉州是一座國際化的偉大城市。當你在這座城市旅行時,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馬可·波羅對泉州的描述。這里宗教、文化等多元共存的景象,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被開元寺獨特建筑藝術所折服的墨西哥設計師及市場營銷專家法比奧拉·阿潘戈·帕蒂達,抬手拍下一磚一石、一梁一木。她激動地表示:“這里的建筑太美妙了!泉州不論是寺廟建筑還是居住房屋,都讓我覺得驚喜有趣。泉州非常適合旅游,將來我也會再次來到泉州進行深度探索,并推薦更多的人來泉州走一走、看一看這些美麗的建筑。”
“我相信這座被馬可·波羅描述為‘光明之城’的城市,有很多要說要寫的東西。這是一座美麗且仍在發展的城市,卻十分注重對傳統文化、古代建筑的保護。作為媒體人,我們的責任就是把在泉州所見所聞,帶回去講給其他人,讓文化交流繼續涌動。”來自幾內亞觀點網報社主編、記者西雷·巴爾德在參觀完上午的旅程時感嘆道。
在石獅黃金海岸參觀 (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我在蟳埔看到了傳統和現代的相互交融”
千年古城,新潮涌動,泉州就是這樣一座“古韻十足又新意滿滿”的城市。這不僅體現在城市風貌上,還寄身于活躍的民營經濟、產業集群、文旅業態之中。此次調研,安踏集團、九牧集團、德化瓷藝城、卡賓服飾、順美集團、石獅十里黃金海岸等地,讓媒體朋友們感受泉州向“新”蝶變、以“質”謀遠的發展新圖景。
九牧“綠色黑燈工廠”里,一群特殊的“員工”在黑燈瞎火中趕訂單,不僅生產大大提速,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也給參訪的媒體朋友們留下深刻印象。印度《孟買信使報》的記者西塔拉姆對機器人自動加工等“黑科技”大為贊嘆:“在泉州,我看到了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他表示,通過參觀工廠親眼看到了科技創新給生產效率帶來的巨大提升。印度有著巨大的人口和消費市場,泉州可以發揮獨特區位優勢,成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文化交往和貿易往來的窗口。
考察德化瓷藝城 (融媒體記者陳小陽 攝)
走進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媒體代表們不僅感受到了“世界瓷都”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也感知到泉州產業的澎湃發展勢能與創新動能。瑙魯共和國國家臺臺長戈林·戴克說:“之前只是在電視上了解中國,這次來到泉州走訪企業和體驗館,才真正了解到中國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泉州能夠制造出這么多精美的工藝品,讓我驚艷。”她表示,泉州的瓷器展示了中國人獨特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
對于來自哥倫比亞的自媒體人穆尼奧斯·伯納爾來說,傳統與現代交融是他對泉州最直觀的印象。“我在牡蠣村(蟳埔村)看到了傳統和現代的相互交融,一個千年村莊旁邊就是嶄新的高速公路,距離高樓林立的市中心不過十幾公里,這太不可思議了。在泉州,傳統文化以及歷史遺跡保存得非常好,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同樣在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需要讓人們看到這些背后的努力。”他表示,自己正在籌備拍攝紀錄片《他們,人民》,泉州的所見所聞將會成為紀錄片的一部分。
在西街參觀游覽 (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泉州美食完全可以做一整個系列的節目”
正在積極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的泉州,飲食文化繁盛,閩南風味醉人,不僅推出了“一縣一桌菜”,多家泉州餐廳近日還入選米其林榜單。而對參訪的國內外媒體朋友來說,泉州美食,是一種享受,也是一份可貴的回憶。
“面線糊,好呷!”當問及最喜歡的泉州美食是什么時,瑙魯共和國國家臺臺長戈林·戴克不假思索地說道。對她來說,吃面線糊是一種享受,“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泉州傳統美食,你可以看到廚師們現場將海鮮、豬肝、肉等食材加入到軟糯的面線糊中,現吃現煮十分新鮮。然后你只需要坐下來,享受這份美味。從美食、文化、人來講,泉州都是一個你必須來的地方。”
“泉州的美食非常豐富,完全可以做一整個系列的節目,讓觀眾來中國嘗一嘗美食,賞一賞美景。這是一種獨特璀璨的文明。”土庫曼斯坦東方通訊社總編輯努爾米拉特·伊爾基巴耶夫表示,泉州人很友好熱情,我們互為好朋友,互相學習借鑒。
匈牙利匈中友好協會主席海笛創辦的Centrum TV,是匈牙利第一家每天播放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化節目的地區電視臺。作為中國文化和中國美食的忠實愛好者,她說:“過去在中國的生活和工作經歷,讓我對中國有著非常深的感情。泉州的瓷器跟美食一樣精致,這次來泉州嘗到了很多特色小吃,尤其是鮮美的海鮮讓我印象深刻。”她希望把泉州的陶瓷和美食介紹到匈牙利,讓更多歐洲青年認識泉州。
“泉州美食的特殊味道是我以前從未體驗過的,非常特別也非常有趣。”也門亞丁電視臺臺長辦公室主任阿卜杜拉赫曼·阿爾賈拉賓贊道,在泉州可以看到很多國家文化的融合共存,這是泉州的特色所在。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了解到泉州的方方面面。無論是美食、建筑還是產業,泉州都展現了一個更加和諧進步的中國。”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葡文新聞與節目部總監彭祖匡表示,將向更多澳門觀眾推介泉州,同時發揮澳門與葡語國家的獨特聯系優勢,將泉州的歷史與文化傳播給更多葡語國家的民眾。
12月4日,參加第十二屆全球視頻媒體論壇的中外嘉賓分A線、B線兩條路線考察泉州。他們分別到達開元寺、海交館、洛陽橋考察泉州的世遺點,到少林寺考察泉州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五祖拳傳承發展,到紅塔灣考察泉州最美海岸線精品文旅項目,此外還深入晉江、石獅、南安、德化的企業,了解泉州企業如何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推動品牌出海、文化出海,了解泉州的陶瓷產業發展情況。
所行、所觀、所感,讓中外嘉賓深切感受到泉州的獨特魅力,點贊泉州的世遺保護、文旅發展,暢談泉州美食帶來的味蕾享受,更驚嘆泉州的創新發展與時尚前沿。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