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引才” 壯大產業人才隊伍總量
由世界前沿硅基薄膜光伏領域的領軍人物——徐希翔等4位博士組成的科研團隊,在2010年落戶鯉城區企業鉑陽精工之后,為企業帶來了諸如提升太陽能轉換率等30多個專利,幫助該企業在國內非晶硅太陽能領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該團隊也榮獲“福建省第二批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團隊”稱號。此外,該區在今年第十批國家“千人計劃”和第三批福建省“百人計劃”申報中,各有3名人才通過初審,通過初審人數居全省、全市前列。
鯉城區建立開放式“引才”機制,不斷壯大產業人才隊伍總量。該區制定出臺《關于促進民營企業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鼓勵和支持高層次人才攜高新技術項目、科技成果到鯉城創業。同時,該區還大力加強企業博士服務站、江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為高層次人才留在鯉城創業、參與鯉城建設提供廣大平臺。目前,全區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全市第一批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創新實踐基地2個(全省22個,泉州僅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家(總數名列全市第一)、校企共建研發中心7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15個、市級以上行業技術開發中心22個。
通過項目引才是鯉城區人才引進的一大亮點。該區篩選和扶持一批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采取項目融資、項目技術成果交易、技術合作、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引導海內外優秀人才向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引導企業與人才互動共促。福建鈞石能源有限公司統籌考慮項目引進與高端人才引進,成功引進17名海內外著名高校的碩士、博士,為實現“努力打造國內最大規模、世界一流水平的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的目標提供強大的智力保障。
多渠道“育才” 提升產業人才隊伍素質
陸家嘴人才金港、張江高科技園、楊浦創業園是規范管理的示范園區。近年來,鯉城區啟動重點非公企業互訪交流活動,先后組織13場次350多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到這些園區參觀考察,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現代企業的先進經驗,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這是鯉城區在“育才”上,變“輕鍛煉”為“重實踐”的一大嘗試。
變“大鍋飯”為“小爐灶”,實施高端培訓,是鯉城區拓寬“育才”機制,提升產業人才隊伍素質的一項舉措。該區舉辦“非公企業總裁高級研修班”,先后組織150多名產值超億元或高新技術企業主到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進行工商管理知識培訓,邀請一流專家學者、政府要員和業界資深人士進行輔導授課,開展互動交流,努力培養造就一批更具戰略眼光、更具創新精神的企業家隊伍。該區還扶持和促進企業與90余所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共建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實習基地,設立3個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培訓專業技術人員4500人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1500人次;成立社會辦學機構33個,輸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000余人。
同時,該區還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開展點題培訓。建立定期走訪企業負責人制度,下發《非公企業黨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需求調查問卷》,召開專題座談會,征求各方意見,制定科學的年度人才培訓方案。結合非公企業黨員、人才特點,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開展培訓,充分調動企業人才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啟動“每月大課堂”活動,開展提升執行力、認知企業文化等培訓,累計開展20余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