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8月23日訊 8月19~20日,福建省政府徐鋼副省長到安溪調研食品安全工作,并把茶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兩日來,徐鋼走訪了安溪中國茶都茶葉交易市場、安溪縣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及農資配送中心、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并查看了八馬質量可追溯體系及智能化全自動生產線、八馬茶業莊園等地。
據了解,今年安溪共監督抽檢茶葉樣品1264批次,合格率高達99.3%。在與安溪各主要職能部門、品牌茶企和合作社負責人的座談會上,徐鋼主動拋問題,帶領全場一起思考,希望安溪能從源頭抓起,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共同帶動茶葉質量安全,對農殘問題“0”容忍,并提高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的使用門檻,進而保護好安溪茶產業發展。這事兒“只爭朝夕,不能等”!
對農殘問題“零”容忍 只爭朝夕,不能等!
“安溪鐵觀音名聲在外,別讓極少數不合格產品成為害群之馬!”
茶是安溪的民生之本,質量安全是茶業發展的生命線。8月19日下午,徐鋼副省長一行抵達安溪調研食品安全,便把茶業作為重中之重,并與安溪各主要職能部門、品牌茶企和合作社負責人舉行了座談會。
據了解,近年來,安溪縣深入學習借鑒法國葡萄酒生產經營模式,以及印度、斯里蘭卡和云南等地的茶業發展經驗,確立以“強化源頭管理,突出中間自律,加大終端追溯”的工作主線,不斷提升茶葉質量安全水平。去年全省茶葉風險抽查,安溪鐵觀音的合格率達到99.9%,今年來安溪共監督抽檢茶葉樣品1264批次,合格率高達99.3%。
雖然安溪縣對茶葉質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視,但由于受制于茶農素質不高、家庭作坊分散經營、廣大茶企處于成長階段,以及周邊縣市大量種植并假冒安溪鐵觀音等現狀,近年來不時有個別企業的農殘、稀土超標問題被媒體披露。還未坐下,徐鋼便表示,安溪鐵觀音名聲在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想辦法,把這些害群之馬消滅掉。這個觀點得到了在場與會者的認同。
茶葉質量安全監管 要靠龍頭企業來帶動
“安溪茶企做品牌是好事,‘龍頭企業+合作社+茶農’這種模式了不起。”
座談會上,徐鋼親自主持,通過不斷發問的形式,用逆向思維引導與會者展開頭腦風暴,共同探討茶葉質量安全問題。
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率先發言:“茶葉質量安全首先要抓好‘一把手’工程,讓品牌茶企董事長作表率——對每一批茶葉都要進行全檢,并建立完善科學的質量可追溯體系,確保旗下茶葉100%合格,不合格不上市,讓消費者放心喝茶。此外,現在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期,家家戶戶都想做茶,還是要堅持讓茶企、茶農形成合力,嚴防嚴控,造就最安全、最健康的安溪鐵觀音。”
舉源合作社和德峰合作社致力于構建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質量保障,并與企業、農民簽訂協議,帶領農民做好茶還能保證農民收益,多重舉措受到了徐鋼的贊賞。
徐鋼表示,安溪茶企做品牌是件好事,“龍頭企業+合作社+茶農”是最好的模式,非常了不起。質量問題還是要靠龍頭企業和合作社來帶動,從源頭抓起,嚴格監管生產安全。
泉州市副市長陳燦輝也在座談會上梳理了未來的工作思路,他認為茶葉安全質量管控是一個系統工程。有了品牌,茶葉就更有市場,茶農就更有信心做好茶,因而要扶強扶大優秀茶企品牌。此外,對茶葉質量安全監管要更到位,做到零容忍,全覆蓋。首先要從營造良好的生態大環境開始做起,蟲害減少了就能少噴農藥。據了解,近三年,安溪縣已退茶3000多畝,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0多萬畝,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國家生態縣今年也可通過驗收。
提高地理標志申請門檻 鼓勵完善質量可追溯體系
“要充分利用好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這樣既有益于保障品質,又能有效避免安溪縣域外鐵觀音的沖擊。”
要提升茶葉質量安全,徐鋼還認為,要充分利用好“地理標志”保護,重新嚴格制定并抬高申請門檻,把地理標志發放給茶農,從源頭開始進行監控,這樣既有益于保障品質,又能有效避免安溪縣域外鐵觀音的沖擊。安溪旺旺食品公司相關負責人從自身經驗出發,認同了這個觀點:“地理標志有助于保護安溪鐵觀音這個公共品牌,能有效避免茶企、茶農為假冒偽劣產品無辜買單而‘受傷’。”
在聽聞舉源合作社和德峰合作社均建立了二維碼質量可溯源體系后,徐鋼還提出了要加快茶葉信息化建設的建議,要引導茶農、茶企和專業合作社,建立農事記錄,把自家茶葉來自哪個村落、哪片茶園,施用什么肥料,采摘時間、采摘數量,以及茶葉加工制作的時間、地點、天氣、師傅等情況,一一錄入條形碼,讓進入市場的每一泡茶葉,實現“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進一步強化對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保護,為消費者能在流通環節中喝到真正的安溪鐵觀音提供了保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