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8月23日訊 (見習記者 鄭明堃 通訊員朱紅梅)8月23日至24日,由國務院僑辦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僑務論壇”在廈門舉行。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出席論壇并作主旨講話。來自海內外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僑務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全國部分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的僑務工作者,共18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康濤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裘援平指出,近年來在各級僑務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相關高校、研究機構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專家學者和僑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立了多層次、多視角、多領域的僑務理論研究格局,為國家僑務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和資訊參考,形成了以“中國僑務論壇”為平臺,以相關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及各地僑務理論研究基地為陣地,以國務院僑辦和地方僑辦課題研究為引擎,各位專家咨詢委員、各領域專家學者和廣大僑務工作者踴躍參與的良好局面。
她說,世情、國情、僑情的發展變化和國家僑務事業的發展需要,是僑務理論研究重要的導航儀;加強新形勢下的僑務理論研究,需要更寬廣的世界眼光和專業視野,更深厚的戰略素養和謀劃意識,科學研判世情國情僑情的發展變化,準確把握僑務工作新任務新挑戰新要求,推動僑務理論研究與時代發展共振、與僑務實踐結合,發揮理論的引領作用。
她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面部署,這是未來幾年黨和國家內外大局所在,也是新時期國家僑務事業的主題。緊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目標,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同圓共享“中國夢”,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僑務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裘援平強調,今后一個時期僑務理論研究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推動僑務事業科學發展、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宗旨,以深化對華僑華人和僑務事業規律性認識、僑務工作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為重點,以構建中國特色僑務理論體系為方向,努力增強服務意識、實踐意識、精品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僑務理論研究、戰略研究、實證研究、政策研究的系統性、指導性、針對性和實踐性,為僑務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她同時對開展僑務理論研究工作作出四點部署:一要進一步注重僑情變化,增強僑務理論研究的基礎性;二要更加重視戰略研究,增強僑務理論研究的指導性;三要始終堅持知行合一,增強僑務理論的實踐性;四要大力推動學科建設,增強僑務理論研究的系統性。
裘援平表示,在僑務工作內涵與外延更加豐富、領域與平臺更加寬廣、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的新形勢下,僑務理論研究需要科學布局、匯集力量、形成優勢、多出精品,從粗放式、分散化向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用方向轉變,走上內涵式、集約化發展道路。國務院僑辦在繼續用好現有基地平臺、做好委托課題等工作的同時,將加強與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打造精品書籍,支持協同創新,發揮專家學者和僑務工作者兩方面積極性,官民結合、知行結合,提升僑務理論研究整體水平,推動僑務理論研究和僑務工作深入發展。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第四屆國務院僑辦專家咨詢委員聘任儀式,發布了2011-2012年國僑辦年度課題成果并進行了交流。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