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改革,給百姓帶來了實惠和紅利,患者藥品費用支出大大減少,檢查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明顯降低。醫療衛生機構沒有了藥品利潤的利益驅動,超范圍執業、過度治療現象基本消除,醫療安全更有保障;醫生開大處方、濫用抗生素等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醫療行為更加規范。 (陳大賢)
藥品零差率銷售 減少藥費的支出
自2014年9月1日以來,我市在39家公立醫院、165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59個行政村衛生所全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改革后,我市實行零差率銷售的621種基本藥物全面納入全省集中采購,醫療衛生機構向中標的藥品生產企業或配送企業采購,嚴禁從其他渠道采購,藥品價格降到最低。同時取消15%的加成,全部按照采購價銷售,群眾在醫療衛生機構購買基本藥物,價格大約可以便宜29%。據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僅全市39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就為患者減少藥品費用支出約2億元人民幣。
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 降低個人自付的比例
我市實施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改革后,縣級公立醫院X線攝影、眼球異物定位攝影、乳腺鉬靶攝片、數字化攝影等大型檢查價格下調12%;非血管介入臨床操作數字減影引導、磁共振掃描等項目價格下調18%。新增加的部分醫療服務收費可以通過醫保、新農合等方式給予報銷,患者醫療報銷的個人自付金額和比例明顯降低。據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新農合患者每門診次均費用的個人自付金額減少32.38元、比例減少9.48%;住院次均費用的個人自付金額減少63.56元、比例減少2.45%。
三種調控補償方式 保障醫院持續發展
實行基本藥物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改革后,各級政府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財政補助、醫院分擔”三種方式進行調控和補償。其中,對市、縣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的分別按85%、82%進行醫療服務價格補償,按10%、15%給予財政補助;對市、縣公立醫院實行醫用耗材零差率的分別按100%、82%進行醫療服務價格補償,按0%、15%給予財政補助。對各級公立醫院價格平移補償不足的單位,由同級財政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專項補助。政府實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采取普遍調整和重點調整相結合,調整面不低于整個醫療服務項目的50%,既保證了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又保障了醫療衛生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