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正骨醫院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病友會順利召開,現場除了有做過此類手術的孩子前來檢查術后情況,很多家長還帶著家中的其他孩子前來篩查疾病。來自泉港的陳媽媽說:“我每年都參加你們的病友會,5年前大女兒在正骨醫院做過手術,今天來檢查后醫生說恢復得很好。同時我還帶了二女兒來前來篩查,醫生說沒有什么問題,我也就安心了。”因為女兒的手術做得比較久,在術后康復方面也有些經驗,很多病友都會咨詢問題,陳媽媽便加入了髖脫位病友群,希望能給其他家長帶來幫助。
小兒髖關節脫位是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因后天的因素如幼兒生活習慣、環境等對發病及預后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后孩子能否正常發育”,是爸爸媽媽最關注的話題。以下是醫生對孩子術后康復狀況和日常生活的指導:
術后飲食少量多餐
小兒發育性髖脫位切開復位手術后,經常因血虛出現發熱,飲食上應注重進食富含營養的物質。同時術后需髖人字石膏固定,應多吃易消化的飲食,少量多餐,不能吃得過飽,加上手術的創傷,胃口較差,家長應想方設法讓患兒多進食。
避免弄濕石膏托
發育性髖脫位切開復位手術后,需石膏托固定髖部。其間,家長應注意做好石膏托的護理,不要弄濕,做好大小便的護理,如果出現石膏松軟或斷裂,則應立即就診。
術后6個月方可行走
通常術后6個月可下地負重站立及行走,過早下地負重站立及行走,容易出現手術的失敗及日后出現髖部疼痛不適。同時,髖脫位手術后,定期復查X線片了解骨盆及股骨截骨端愈合情況。
加強臂中肌功能鍛煉
臂中肌鍛煉,是走路姿勢好看與否的關鍵。術后家長要督促孩子加強功能鍛煉,尤其是臂中肌的功能鍛煉,它是步態能否明顯改善的關鍵之一。
避免劇烈運動
術后孩子可以參加一般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散步、跑步、騎自行車、游泳,避免劇烈運動,如從高處跳下、壓腿、專業舞蹈等。避免過度肥胖,增加關節承重力,導致關節磨損。
注意術后并發癥
術后可能存在肢體短縮,通常縮短1—2cm,可于患側鞋底墊高的方法解決,短縮嚴重時,應及時就診。術后還可能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若出現應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
科室
介紹
科室介紹:泉州市正骨醫院小兒骨科成立于2002年,主要為14周歲以下的創傷性骨折或脫位、骨關節畸形、先天性骨關節疾病、骨腫瘤、軟組織損傷等患者開展診療服務。目前開展發育性髖脫位系列手術、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系列矯形術、先天性骨關節畸形矯正重建等手術,均取得良好效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