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機銹跡斑斑,地板污水橫流,碗碟用布擦凈,包裝工人不戴口罩,沒有健康證——
消毒餐具如此出爐,你放心嗎?
【核心提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于10月1日施行,其中,對餐飲具消毒行業提出了細致的要求。泉州出現餐飲具消毒行業的時間不長,行業內部情況如何呢?惡臭撲鼻、蒼蠅亂飛、垃圾遍地……9月1日,本報第五版報道了晉江一家餐具消毒中心在上述惡劣的環境中,一天清洗上萬套碗筷,銷往晉江、泉州市區等地餐館的飯桌上。隨后,一些熱心讀者向記者報料,這不是個例。連日來,記者暗訪了泉州市區、晉江、惠安、臺商投資區等多家餐具消毒廠,為讀者揭露消毒餐具光潔白亮的背后,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文/圖
現場篇
小作坊多隱蔽 老板警惕性高
根據爆料人提供的信息,記者電話聯系一家據稱位于晉江市西濱鎮的消毒餐具工廠。“開什么餐館?開在哪里?多大面積……”電話接通時,工廠老板立即提出一堆問題。當記者詢問工廠具體位置,希望自己運送消毒餐具時,工廠老板立刻說:“在機場這邊附近,你們打電話給我,我就可以上門收餐具,不用你們過來。”記者又提出想去工廠看一看時,該老板先是稱自己不在廠里,隨后又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你放心,這一帶很多餐館的碗筷都是我們提供的,是數一數二的,不用看了,想要餐具的時候打電話給我就可以。”隨后便掛斷電話。
在鯉城區玉霞街一幢民房一樓里,有一家名為“碗德福”的餐具消毒廠。記者走進時,一位阿婆立刻迎上來問干什么。得知記者要訂購消毒餐具時,一位年輕男子走了出來。交談過程中,男子不斷詢問如何找到工廠、是誰介紹的,并一直強調自己并不是工廠老板。
記者暗訪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否有營業執照,大部分消毒餐具廠均較為隱蔽。消毒餐具包裝上所印的地址,基本只寫明縣(市、區)、鎮或者街道,并無詳細地址,只能通過電話聯系。而當記者通過這些電話與之聯系時,這些工廠的老板均表現出了很強的警惕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