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元素”閃耀亞藝節
8日,世界(永春)白鶴拳大會在永春舉行。作為大會主要內容之一的白鶴拳競技邀請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43支代表隊338名拳師匯聚一堂,切磋武藝。圖為臺灣選手在比賽中。 林輝 攝
東南網11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忽地金光四濺武將刀槍往來廝殺,轉眼又見煙霧繚繞中能人異士駕乘坐騎,穿梭于山川浮云之間……10日上午,來自臺灣明興閣掌中劇團在泉州市惠安縣工人俱樂部廣場為群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南派掌中木偶演出。
記者從泉州市臺辦獲悉,本次亞藝節期間,共有來自海峽東岸臺灣的明興閣掌中劇團和諸羅山木偶劇團兩個演出團體以及來自臺灣工商界、高校、文化界的26位嘉賓前來參加。
“臺灣元素是此次亞藝節上的一抹亮色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泉州市臺辦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新人:特別有成就感
明興閣掌中劇團自1957年蘇明順先生創辦以來,薪火相傳至今已有三代。劇團成立后,足跡遍及海峽兩岸及東南亞等地區,多次參加國際藝術匯演并屢獲佳績。1966年出生的蘇俊榮,是劇團的第二代傳人,子承父業擔任團長兼主演,此次受邀,該劇團首次來泉州演出。
蘇俊榮介紹,臺灣木偶戲將角色分類為生、旦、凈、末、丑、雜、佛、仙、怪等,使臺上形象更加豐富。同時,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引進現代布景、服裝和光電甚至3D效果等新手段。
“此次受邀到泉州演出,是第一次,受到當地群眾和泉州木偶業界的熱情歡迎,特別有成就感。現在兩岸的木偶表演技術都在求變,這種交流與切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常客:回“娘家”獻藝
與明興閣掌中劇團不同,臺灣諸羅山木偶劇團則是多次來泉州演出。“泉州就是我們的木偶戲發祥地,我們是回‘娘家’獻藝。”臺灣諸羅山木偶劇團團長吳萬成說,該劇團世代傳承,他是第二代,如今已傳到他孫子輩了,而這門技藝最早是從泉州傳過去的。他也記不清到底來泉州表演多少次了,少說都有10次。
“我希望將最精彩的展示在舞臺上,與大家分享。”吳萬成說,這次來也想通過這個交流平臺,向泉州同行學習,對木偶戲進行再創新,創造出更多精彩節目,讓兩岸的木偶戲加快走向世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