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產手機迎來發布潮。11月24日,小米召開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三款新品,其中就包括新一代千元旗艦手機紅米Note3;緊隨其后的華為Mate8手機也備受關注。而在“金九銀十”,智能手機更是扎堆發布,僅10月27日一天就有五場發布會舉行,令媒體和消費者應接不暇。
喧囂與華麗的背后,關于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的言論從未斷過。同時,一些從業者被殘酷地掃地出局,剩下的企業則面臨著日漸被壓縮的利潤。智能手機扎堆發布,究竟是百花齊放的爭鳴,還是像電影《饑餓游戲》所描述的那樣,爭取最終活下來的可能?
人人都在做手機
宣傳雷同用戶“不埋單”
互聯網獨立評論人洪波指出,這段時間,陸續迎來電商盛會“雙11”、圣誕、跨年、春節一系列消費高峰,成為各個企業選擇發布的重要時機。
隨著網購升溫,電商平臺成為手機廠商越來越無法忽視的渠道。根據CNNIC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達 3.74 億。小米、樂視、360奇酷等互聯網手機品牌全力拼殺線上市場,華為、中興、聯想這樣的傳統企業也陸續加入,網絡渠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真正將手機發布“勢頭”推向高峰的,莫過于企業的賣力宣傳。樂視將價格親民的千元機和售價近50萬的120吋大電視一同發布,賺足眼球;而一向擅長“攪局”的360董事長、奇酷CEO周鴻祎,將手機發布會放在了射箭館……
且不論最終影響力如何,國產手機市場的宣傳力度,已令三星、蘋果這樣的大牌望塵莫及。通訊專家項立剛指出,過多雷同的信息可能給用戶帶來選擇上的困難。“歸根到底,廠商還是要靠產品說話”。
根據天貓公布的國產手機銷售數據,今年“雙11”網民有7.52%的錢花在了買手機上,而賣得最好的前四名為“花旗小妹”(華為、360奇酷、小米、魅族)。從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代表的傳統國產手機四強“中華酷聯”,到“花旗小妹”,手機行業的競爭與洗牌可窺一斑。
互聯網企業跨界圈地
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
“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與PC很相似。先由幾家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主導,隨后相對缺乏核心競爭力、靠‘生產之道’取勝的企業殺入,接下來從業者蜂擁而至,市場很快就飽和了,進入‘后pc’‘后智能手機’時代。”洪波表示,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國產智能手機市場的爭奪已經白熱化。
羅永浩跨界做手機,從“錘子”出到“堅果”;視頻公司樂視、安全公司360紛紛跨界而來,也并不是多稀罕的事。
在洪波看來,不同企業做手機各有“算盤”:“對華為來說,可能更看重手機的盈利能力,以及提升消費者心中的企業形象;對小米來說,手機是其整體布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借此建立過去沒有的商業模式;對于樂視、360這樣的闖入者來說,通過低價方式迅速獲得用戶,構建打通自己的生態體系,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樣一片繁盛中,BAT也沒有袖手旁觀。10月21日,魅族發布魅藍metal手機,不少人驚訝地發現手機搭載的是阿里云OS系統;騰訊雖然多次宣稱不做手機,可用于手機、智能手表、盒子、電視的tencentOS系統卻遍地開花;聯想神奇工場打造的“ZUK”手機背后,也依稀看得到百度的身影。
手機銷量出現下滑
“中國制造”邁向高端需創新
有人入局,也有人出局。不久前,業內傳出“大可樂”手機公司破產清算的消息。仍在市場中拼殺的企業,則因重重壓力不得不打出“低價”牌。洪波指出,薄利多銷是傳統中國制造的特色,但隨之而來的后果是企業難有積累,也難吸引消費者注入情感。
來自德國市場研究公司GFK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為8870萬臺,相比一季度的9860萬臺再度下滑10%。周鴻祎表示:“2015年的手機市場不是紅海,是血海。”
目前,老牌廠商們不滿足于在千元機市場殺個兩敗俱傷,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過去蘋果、三星壟斷的高端市場,華為MateS、中興AXON、小米Note等機型紛紛出爐;魅族從過去“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觀念中走出來,擁抱互聯網時代,很快取得了年輕人的喜愛,甚至能與小米打一場“紅(紅米)藍(魅藍)之戰”。
作為手機行業的“創業者”,經歷過“360特供機”時光的周鴻祎可謂在“奇酷”身上打了翻身仗,2000元檔銷售冠軍、銷量增長最快的新晉手機……業內人士指出,360獨特的安全優勢,很可能是吸引消費的原因之一。
“智能手機領域依然大有可為,只要有創新,不論是技術、產品、商業模式,還是服務上的創新,都可以推動‘中國制造’繼續邁向高端”,洪波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