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記者許雅玲)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泉州市將通過對貧困人口分類施策,精準到戶到村,到2017年實現全市全面脫貧。
據了解,針對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泉州市積極推進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將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這部分人實行應保盡保。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逐步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力爭到2018年前把低保線提高到扶貧標準線,實現“兩線合一”。
從明年起,針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人口,繼續實施市級“造福工程”項目。全市每年搬遷安置4000人,市級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2000元提高到3000元。每年再安排300萬元,用于補助造福工程30戶以上集中安置點的道路及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缺資金、技術致貧的貧困人口,從扶貧專項資金安排100萬元,用于開展貧困農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爭取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幫助其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安排100萬元為低收入農戶發展設施農業、特色種養業、來料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等提供小額貸款財政貼息。
同時,從明年起至2020年,市級財產每年安排1000萬元,對沒有村財收入的村創收項目予以補助。各縣(市、區)每年也要從預算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確實增加村財收入,力爭到2020年全市消滅村集體收入少于3萬元的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