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指出,預繳款的取消將吸引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降低了新股申購中簽率
“新股發行相關的規則已經正式發布了,今年的第一批新股也會很快推出。”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第一批新股的數量不會太多,發行速度不會太快。
2015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的相關規則,2016年1月5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IPO網上網下新股申購細則,這表明新規下新股發行法律法規及操作細則已基本齊全。下一步,就是等待2016年第一批新股的到來了。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12月28日,證監會共受理首發企業750家,其中,已過會企業77家,未過會企業673家。
“部分候審企業因為要補充財務數據,估計前期新股發行的速度會比較緩慢。”一位券商分析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剛開始的幾個月,IPO發行應該是一個比較平穩的速度。
對此,廣證恒生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表示,盡管新股新規和新股擴容之下新股供需雙雙增長,但預計監管層出于穩定市場之需不會迅速放開新股的供應量,供不應求的關系仍將維持。但打新收益率預計將出現下滑,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預繳款的取消將吸引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降低了新股申購的中簽率;另一方面是去年股市的異常波動已大大降低投資者對新股無風險收益的預期,預計2016年新股上市后漲幅將從2015年平均的345%下降至200%至300%的水平。
“2016年首次上市企業有望達到400家左右,融資規模在2500億元至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普華永道最新的報告指出,今年A股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IPO融資市場。對于這種預測基于何種判斷,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多項改革政策將得以落實,預計對股市產生深遠影響,包括注冊制的實施及戰略新興產業板的推出,這些均對IPO活動具有正面的影響;特別是“注冊制”的推進將令A股朝著更加市場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由于不同的資本市場估值差異明顯,2015年初興起的中概股回歸A股的熱情預計依舊不減。這些均推動2016年滬深股市IPO延續升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