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度泉州市工商局12315消費維權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出爐,該年度12315熱線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1494件,同比減少1.50%。其中,電信服務類消費投訴繼續占據第一,同比略有增加;排名第二的是交通工具類投訴,內容以家用汽車消費為主,同比增長26.29%;此外,服裝、鞋帽類消費投訴和通訊產品類也不少。遇到這些問題時該怎么辦?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員。
□泉州網-泉州晚報 記者 謝宜萱 陳靈
電信服務類投訴量 連續幾年高居首位
報告顯示,電信服務類消費投訴在投訴中排名第一,同比略有增加,投訴問題集中在移動電信服務方面,另外寬帶業務的消費糾紛也逐漸增多。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電信服務類投訴量連續幾年居高不下,與手機網絡日漸普及息息相關。
針對這類投訴,他提醒,消費者要認真查看手機軟件是否自動升級,以免產生未察覺的高額流量使用情況;在辦理套餐時,要確認套餐內容,如贈送流量適用的網絡環境,以免產生套餐外高額費用;收到運營商發來的流量提醒短信時,應及時了解具體使用情況,查詢詳單;套餐內流量用完后,要詳細了解套餐外流量資費標準;如果遇到被無故收取資費或開通業務,應及時向運營商了解情況,并錄音保留證據,協商不成可撥打12315投訴。
有車一族增多 投訴問題五花八門
安溪的陳女士于去年1月購買了一輛轎車并支付了1000元的保險押金。轉眼一年過去,到了續保的時間,她便到4S店辦理續保事宜。讓她沒想到的是,4S店報價的保險費比去年高,她難以接受,便要求4S店退還保險押金,打算自行找保險公司參保,誰知遭到4S店拒絕。在12315工作人員的調解下,4S店最終答應退還押金。
晉江的歐陽先生去年在晉江的一家汽車4S店中看中了一輛汽車,商家報價44萬元,他覺得可以接受,于是簽訂合同并支付了訂金1萬元。事后他才得知這44萬元的報價中并不包括貸款利息,他覺得被騙了,十分生氣,要求商家提供明確報價,不然就退訂金,但商家遲遲不肯提供。他向工商部門投訴,經過調解,最終,4S店退還了訂金。
謝先生去年11月份購買了一輛轎車,上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車子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先是行駛到半路,上個廁所后發現車子無法啟動、車門打不開,后又發現車門的玻璃也升不起來了。他立即聯系4S店工作人員要求處理,對方態度惡劣。隨后,謝先生求助工商部門。經調解,該4S店同意根據“三包”條款進行處理。
12315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有車一族增多,汽車消費類糾紛也不斷增加,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購車合同爭議、產品質量及三包規定等方面。
購車看清合同 遇糾紛求助12315
對于上面這些問題,12315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購車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想清楚了再簽字。合同的效力在后期產生糾紛時起到的作用十分關鍵,“‘訂金’是否能退,要看合同的約定。”
該工作人員表示,向消費者收取車險押金的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向哪家保險公司投保、通過哪種渠道投保、購買哪些險種,這些都是消費者的權利。4S店借代辦按揭的名義收取保險保證金,強制消費者在按揭期間續保,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拒絕。
該工作人員同時提醒,消費者買車時應仔細了解國家“三包”政策。在三包有效期內(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5萬公里以先到為準),如果汽車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天,或者同一個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修理累計超過5次,消費者可以換車。在三包有效期內,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嚴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或發動機、變速器累計更換2次后;或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后橋、車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質量問題,累計更換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費者可根據三包規定進行退貨,銷售者應當負責退貨。當消費者購車時遇到這些問題協商不成,可撥打12315投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