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14日9時許,在沈海高速公路樸里服務區,2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建成并開始調試。這意味著,今后純電動汽車行駛在泉州高速路段也可以到服務區充電了。至此,我市已有700多輛電動汽車,但投入使用的公共充電樁還很少,已建成的僅有48個。為此,民盟泉州市委將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域,遞交了《建議進一步加快泉州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的集體提案。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張曉明
“泉州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尚處發展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快建設。”據民盟泉州市委秘書長黃金電介紹,當前國家正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記者從泉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從2013年3月14日首輛電動汽車上牌以來,至今全市共有780輛上牌。而目前,泉州已建成的充電樁僅有48個,其中市區有44個,石獅和南安各2個。
今年,泉州供電公司還計劃建成14個高速公路快充站、1個城市快充站和1個公交快充站。“今年泉三、廈沙、莆永三條高速上的7對服務區都將建成快充站。”國家電網泉州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專責梁欽賜介紹,現在新規劃的一些小區,已經有預留充電端口,未來電動汽車充電的問題并不大。但老城區基本上都是舊小區,停車位都沒有預留充電端口,且老城區寸土寸金,可以選擇的場地非常少,充電問題將尤為突出。
黃金電認為,除了國家新能源補貼,電動汽車在自付購車金和運行成本上都有優勢,但充電樁布設點和維修保養4S店等配套設施不足,成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攔路虎”。
特邀委員傅耀明則表示,由于缺乏各方面協調統一的規劃,使電動汽車在基礎設施、稅收、上牌等方面不能統一和協調,也制約了電動汽車的發展。
此次兩會上,民盟泉州市委提交集體提案,分別從城市規劃布局、充電樁行業突圍發展以及供電部門加快基礎設施配套三方面進行建議。
黃金電表示,目前充電樁行業發展有兩個主要困難,盈利難和場地難,現有電動汽車保有量還不多,投資充電樁要實現盈利并不樂觀。他建議,一方面,可以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另一方面,可以創新方式,如以“眾籌模式”化解建設場地的難題。此外,供電部門要做好相關服務,完善配套措施。
傅耀明建議,應結合市政設施建設,對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統籌規劃、統一布局。在新建社會停車場、大型商業區停車場、綜合交通樞紐、公交場站和新建小區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專用停車位,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停車場配建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加快推進充換電站、充電樁及相關輔助設施建設。同時,對充換電服務運營商建設的充換電設施費用給予財政補貼。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