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鯉城區相繼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常委會,研究部署經濟和項目建設等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通過“一月一協調一調度、一季一督查一通報”等方式,確保工作有人抓、抓得緊、見成效。節后上班第一天,該區領導還深入金山石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工業經濟穩增長政策落實情況調研,要求企業早開工、早開機、開滿機,加快創新轉型,做實做強做久實體經濟。
去年,鯉城區10個市排名的主要經濟指標有一半位居全市中上水平,“十二五”規劃平穩收官,為開啟“十三五”發展新征程打下堅實基礎。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該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對接“五個泉州”建設,集智聚力打響經濟發展“突圍戰”,加快打造經濟、城市、文化升級版,確保“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碩果累累夯實發展之基
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鯉城區主動適應、主動作為,全力推進“兩個升級版、一個核心區、兩個先行示范區”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去年,該區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其中,全區實現GDP250.91億元、比增7.9%,達到2010年的1.7倍;第三產業增加值142.48億元、比增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39億元、比增10.6%。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出成效。2015年,鯉城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市級龍頭企業,新增產值億元企業6家(總數達82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家(總數達45家),數量排名全市第二,高新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近50%。去年,鯉城區被命名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級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區。
去年,鯉城區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區、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首批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省級文明城區“四連冠”等一系列國家和省、市榮譽稱號,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圓滿收官,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奠定堅實之基。
“五大突出”抓好開局之年
節前,鯉城區組織開展“促進項目落地、幫扶企業發展”活動周活動。該區處級干部分成8個工作小組,分別帶領區直相關部門到掛鉤聯系的街道、項目、企業,圍繞幫助扶持企業發展、防范管控金融風險、推動項目建設等工作重點,聽取企業和基層的意見建議,匯總31個需要協調解決的具體問題,并分解立項、限期解決。
“促進項目落地、幫扶企業發展”活動是今年鯉城區經濟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工作。在昨日召開的區委常委會上,該區要求元宵節前區處級干部要再次帶隊開展第二次活動周工作,推項目、促開工,解難題、促發展。今年該區經濟工作將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實體經濟,持續深化“促進項目落地、幫扶企業發展”活動,探索建立“一個產業、一個專班、一套個性化服務方案”的產業服務機制,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突出抓好產業升級,引導企業走信息化智能化之路,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以爭創省級電子商務發展示范區為目標,集聚培育一批優質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力爭全年全區限上電子商務零售額突破16億元;突出抓好有效投資,保持項目的投資強度和力度,盯緊項目的策劃和招商,今年該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9%;突出抓好城市建設,圍繞打造多元文化保護傳承示范區目標,重點推進“聚寶城南·泉州閩南文化生態園”等項目建設,抓好歷史文化商業街區形態和業態升級,讓古城煥發新機,全面提升新區城市化水平,著力推進“五大片區”開發建設;突出抓好民生工作,該區一開年就對今年19件為民辦實事項目進行責任分解,要求各責任單位要倒排目標工期,力促項目加快推進,同時全面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持續強化生態保護治理。 (邱佳鑫 林朝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