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雅瑩)11日,我市召開全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回顧總結2015年工作,落實創新發展的任務要求,研究部署2016年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副市長陳燦輝參加會議。
去年,我市組織實施市級以上財政科技計劃項目570項,涌現了一批有力推動區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成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其中,“數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實施取得初步成效,全市范圍內已應用推廣相關國產數控設備超5000臺(套);全市創新創業群體不斷壯大,2015年,我市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66家、“科技小巨人”企業528家、創新型(試點)企業279家。不僅如此,我市還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復核,出臺了一系列知識產權政策,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大幅提升。知識產權運用、專利執法維權、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等均取得良好成效。
接下來,我市將抓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對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擴大布點,加強眾創空間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智能化改造行業領域,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同時,我市將開展新一輪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相關新聞
今年擬重點培育200家
我市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
本報訊 (記者郭雅瑩)11日,記者從全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市將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力度,2016年,我市擬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500家,其中重點培育企業200家。
去年,泉州專門制定重點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工作方案,舉辦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輔導班,切實落實惠企政策,形成了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突出的產業龍頭、骨干型科技企業,其中,累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528家、高新技術企業266家,進一步壯大了全市科技創新創業群體。
2016年,我市將繼續落實好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研發費加計扣除等普惠性創新政策,持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一批科技型企業群體,力爭今年有100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50家企業通過升級“科技小巨人”企業認定,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申報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動泉州高新區發展,打造國家高新區經濟增長極奠定良好基礎。
專利保護延伸至電商
本報訊 (記者林銘珊)11日,記者從全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會上獲悉,去年我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30362件和23968件,比增63.78%和109.22%,連續5年居于福建省首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為3938件和1015件,比增84.02%和87.62%。
據統計,去年,全市有25項專利獲得質押貸款6.8億元,貸款金額居全省首位;95家企業獲得福建省發明專利清零獎勵;10個專利技術項目列入我省專利技術實施與產業化計劃項目,獲得121萬元經費支持;20個專利技術項目列入我市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獲得384萬元經費支持。全年共查處各類專利案件186件,結案率100%。我市還以德化縣為試點,探索建立電商溝通協作機制,定期對企業在淘寶等電商平臺遇到的專利保護問題進行收集、反饋和答疑,共受理舉報投訴6件,處理糾紛2起。
今年,我市將開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知識產權工作,逐步建成一批知識產權強縣(市、區)。推動專利行政執法重心下移、端口前移,以南安市為試點,推動更多縣(市、區)局獨立開展辦案工作。強化電商等新領域、新業態專利行政執法保護,加強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交流與協作,完善網上監督制度。力爭全市專利申請量達3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4200件;全市專利授權量達2000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10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6件。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