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科技局“數控一代”的示范工程,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馬”)研發出的第五代生產線,實現了茶產品從鮮葉到產品全自動、智能化、無菌化的生產,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先進的現代鐵觀音加工廠。
未來,八馬將緊跟政府打造“現代茶業”的步伐,以“泉州制造2025”為契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引領茶產業轉型升級。□本報記者 吳宗寶 文/ 張九強 圖
升級數控車間 自動化生產線使成本降低30%
“第五代生產線是八馬聯合多家國內著名自動化研究機構,經過兩年多的跨界聯合研發,在去年5月份下線的生產線!”在八馬生產車間,現場管理員白棟國向到訪人員介紹了八馬最新研發的生產線。
這是全球首條從鮮葉到產品加工一條龍的全程烏龍茶自動化生產線——第五代烏龍茶連續化智能化精制生產線,生產線機械化程度達到90%,生產成本降低了30%,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智能化、清潔化、規范化的加工需求。
針對茶企如何創新升級,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以八馬為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八馬在發展的過程中專注鐵觀音的制作,并注重產品的差異化。在產業鏈條上,作為泉州市“數控一代”的烏龍茶示范型企業,八馬已經將傳統的農副產品轉化為量化的標準化產品。據介紹,第五代生產線引進和發明了自動抓揉設備(最新專利)、遠紅外線仿太陽光線技術、小包裝機械手智能自動裝盒等專利技術,填補了國內外諸多技術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鐵觀音雨天做青、鐵觀音自動成型、鐵觀音自動裝盒等多項限制茶葉生產的技術瓶頸,真正實現茶產品從鮮葉到產成品加工的全自動、智能化、無菌生產。白棟國表示,“該條生產線的成功下線,極大提升八馬茶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根據評估,每年茶產品生產加工能力超過6000噸。”
不止如此,第五代生產線的投用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升本。白棟國表示:“以茶產品包裝為例,傳統的手工包裝每個小時只能包裝3斤左右的茶產品,如今,每個小時的包裝量可以達15斤,相比以往效率整整提高了5倍,而且人工投用數量也減少了,數控化生產出來的茶產品更加標準化。”
研發高端產品 科技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去年,市科技局和泉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在安溪茶葉科技園舉辦了茶葉深加工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對接會,發布茶葉深加工科研成果,為茶產業應對經濟下行、實施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八馬茶葉就是其中的踐行者和受益者。以近年來研發的“賽珍珠”濃香型鐵觀音為例,八馬利用自主研發的數控生產線,憑借高端的科學技術含量,創造出“聞干茶炒米香、聞茶湯果味甜香、品滋味蘭花香”的獨特口感,產品的標準化與附加值大大提升,贏得各方青睞。
“科技創新是推動茶產業發展的基礎與靈魂。”王文禮認為,“當前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茶企業的發展一定要跟上科技創新的腳步,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尋求產品的突破。深加工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真正優勢在于通過延長產業鏈,來創造更多的附加值。在產業科技方面,我們八馬茶業進行了很深的研究,同時也正在加緊研發創新型的產品,”記者了解到,正是利用科技作為創新驅動力,八馬以“賽珍珠”為支撐點,做全茶和全產業鏈,把目光盯向了茶葉深加工系列產品。“每年出口烏龍茶近3000噸,占安溪縣總出口的60%以上,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鐵觀音制造和銷售商。”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背景下,八馬就是這樣脫穎而出。
茶葉深加工的價值在哪里?用行家的話來說,就是用不到中國6%的中低檔的原料打造中國接近1200億元的茶葉深加工的空間,比如茶飲料、茶食品、茶化妝品、茶的生活用品,以及茶的動植物保健品,還有環境友好產品等,這個系列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如果泉州每家茶企都在深加工上有所作為,整個茶產業發展將進入新的維度。
創新銷售渠道 “科技制茶+模式創新”造就逆勢增長
“每年可出口烏龍茶近3000噸,占安溪縣總出口的60%以上,位列鐵觀音茶企出口量之首。”八馬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專注于生產出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并開辟了“直營+加盟”、“線下+線上”的現代銷售模式,已連續多年實現鐵觀音產銷量全國領先,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鐵觀音制造和銷售商。
正是由于科技的投入,保證了茶葉生產的安全、口感等,使得八馬贏得了市場。以全球視野開展國際貿易,八馬逐步實現從原料茶向品牌茶、從低級茶向高級茶、從亞洲向歐美非輸出的三大突破。其中,出口到非洲的鐵觀音品種每公斤賣到164美元,是中國茶葉出口平均價格的50倍,創下了茶產品出口價格歷史新高。
銷售渠道的持續創新是八馬茶葉銷量逆勢增長的關鍵性因素。近年來,八馬開辟了“直營+加盟”、“線下+線上”的現代銷售模式。截至今年1月,全國連鎖門店超過800家,足跡遍布華南、華東、華北等大江南北。在鞏固傳統渠道的同時,八馬不斷探索新的銷售渠道,嘗試發展O2O業務模式,拓展電商、微信、電視購物等渠道。在去年“雙11”當天,八馬利用包括天貓、唯品會、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單日銷售額突破了800萬元。
針對目前茶產業發展存在的附加值不高的問題,王文禮認為,“科技創新能夠提升產品的標準化,這是產業發展的精髓。如果沒有科技的進步,就很難帶來產業的現代化。”依靠多年來累積的現代茶葉運營經驗,以及對中國茶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市場洞察力,八馬未來的發展藍圖已鋪陳開來:緊跟政府打造“現代茶業”的步伐,以“泉州制造2025”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供給側改革,生產出更加高質量的茶產品,讓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與快樂。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