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日訊 這兩天泉州的空氣有點臟,前天達到了輕度污染,昨天崇武出現霾,而沿海部分地區都有點輕度霧和霾的混合物,如果老天爺不變臉,不來點風來點雨什么的,這樣的空氣恐怕就只能伴隨你我了。
不過話說回來,今天可是愚人節,天知道老天爺會不會跟我們開玩笑,說好清明節前最后一個好天氣,會不會突然風起云涌,下起雨來呢?
就算不是愚人節的時候,老天爺也常常跟我們開過玩笑,海都讀者投訴是最好的見證,時不時就有人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說我們的天氣預報“一點都不準”,說有太陽結果居然下雨,說下雨結果艷陽高照。小編每次接到這樣的投訴,也是有苦難言,所謂風云變幻莫測,天知道老天爺哪天會耍耍小脾氣呢!
你充分感受到春天隨心所欲的小性兒了嗎?這不,前一天還是陰蒙蒙的天氣,在夜里的一場小陣雨洗刷過后,陽光又重新刺破云層回歸而來。
溫暖來啦,晉江河畔有不少游泳愛好者都打著赤膊,穿著泳衣下河暢游啦。乍一看還以為夏天到了呢,昨天泉州山區一些地方都突破28℃。
進入四月天,春天依舊走得步履不穩。今天,可能是清明節前天氣最好的日子了,太陽將繼續坐鎮泉州,氣溫不斷走高。明天開始將轉為多云,而且在“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號召下,3日起泉州將出現一次降水過程,提醒市民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祭掃。
過了今天 陽光又將行蹤不明
今起七天的天氣預報里,今天是唯一一個“多云”的日子,接下來幾天,不是陰就是雨,這最后一天晴天,你要洗洗曬曬還是出門玩去?
暖和的日子倒是會多駐留幾天,昨天下午福建沿海都是一片暖洋洋,有些地方的最高溫都到27℃左右了。不過到4日,天氣就沒有好臉色啦。
今晚開始,清明冷空氣將和小長假完全合拍,全國降溫,在清明假期的氣溫版圖上,華南、華北的溫暖中間,長江流域是異類的春寒。
天知道先給大伙提前告知冷空氣的行蹤:4~5日、8~10日、18~20日和28~30日都會有冷空氣造訪,而4月前期降水偏多,北部山區降水偏多,強對流天氣也將頻發,大家要注意看天氣預報,防范冰雹、雷暴等強對流天氣。
個別時段 市區昨現輕度污染
常常讓人感到糾結的是,好天氣和好空氣常常不能兼得。前兩天天晴了,雨停了,溫度也上升了,可空氣卻有點霧蒙蒙的。泉州氣象臺的工作人員說,昨天崇武出現霾,而沿海部分地區都有點輕度霧和霾的混合物。
泉州市區環境空氣自動檢測站數據顯示,空氣確實有點臟:前天達到了輕度污染,昨天也沒有改善;根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預報,今天閩南空氣質量以良為主、AQI為65-95、首要污染物PM2.5,泉州市區也是如此。
“越市中心,人口和車流量越多,污染物持續的時間就越長。因為擴散不出去。”市環境監測站相關人士分析,位于清源山的監測點,提供了參照數據:昨日13時,AQI突破100達到輕度污染,14時達到峰值140,15時回落至100,空氣質量為良。
三個條件沒變 空氣質量無法改善
“這跟晴暖天氣分不開。”泉州氣象臺副臺長童華君說,晴好天氣里大氣穩定、風又小,有一個穩定的逆溫層,簡單說就是“輕”的暖空氣在上面,相對冷的空氣密度更大沉在下面,就像有一個蓋子一樣蓋在城市上空,沒對流也沒風,污染物不容易擴散。
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答案是,要看老天是否變臉。“一是下雨,沉降空氣中的污染物;二是打破空氣靜穩,起大風吹散污染物;三是打破逆溫,使空氣發生對流。”上述人士分析,從現在來看,未來幾天市區都是靜風,還是等等4日的降水,看能否把空氣清洗清洗吧!
清明三天 大批志愿者守護花田
明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濱海公園將再次迎來賞花高峰。為防止采花、摘花等不文明行為出現,本報與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在聯合推出招募花田志愿者后,引來一大波志愿者團體及市民加入,他們準備一起來守護油菜花田啦。
泉州義工俱樂部第一時間看到本報招募,就立即內部發布消息征集報名。領隊張榮華說,這次,只要清明節有空閑時間的成員,都會報名參加。
大二的廖婷婷,是華僑大學旅游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她告訴記者,濱海公園的那片油菜花田,她早就蠢蠢欲動想去看,現在又能參加活動,又能欣賞田園風光,一舉兩得。目前,已有10余名大學生報名參加。
泉州反扒聯盟也想加入,該聯盟負責人吳先生說,清明節濱海公園油菜花田現場一定人潮擁擠,他們也想加入,一起幫忙維持秩序。(海都記者 彭思思 徐錫思 柳小玲 田米 通訊員 童華君 文/圖)
泉州市區天氣預報
1日 多云,18到25℃,靜風
2日 陰轉多云,18到25℃,靜風
3日 陰轉多云,18到26℃,靜風
□說民俗
清明節·掃墓
《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掃墓始于春秋,盛于唐朝。從前,“清明節”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煙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現在,我國百姓已經將寒食、清明兩個節日合二為一,成為祭祖掃墓和踏青春游的民俗節日。
清明節前后各十天是上山掃墓的時間。上山去掃墓要帶著鋤頭、畚箕,準備整理墓地的環境;還會帶上清明粿、餅干、果子等供品,紙錢、鞭炮、紅漆等,供掃墓祭祀之用。掃墓時,大人先清理墓地上的雜草,眾人再獻上五色紙錢,擺上供品,點香、墓牌順紅,兒孫輩在墓前依次跪拜,以盡孝道,并祈求先輩保庇合家平安順遂,最后焚燒金紙和燃放鞭炮。
在整個清明節的20天內,百姓可以隨意動土遷葬、修墳、撿骨骸換“皇金”,無需忌諱,不會出事。現在,有關部門積極提倡文明掃墓,敬獻鮮花、種樹掃墓、上網掃墓等等,值得推廣。
不過也有些地方不是在清明節掃墓。在南安石井一帶,傳說因為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忌“清明”的“清”字壓在“明”字之上,因此命令子孫官兵等把清明節移到三月三日,往后相延成俗。在安溪、永春、德化部分地方,也有并非在清明節掃墓的。(傅孫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