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46年7月22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大會,60多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憲章》,該憲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為紀念組織憲章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了世界衛生組織,并決定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希望引起世界各國對衛生問題的重視,并動員世界各國人民普遍關心和改善當前的衛生狀況,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每到這一天,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衛生組織各會員國都舉行慶祝活動,推廣和普及有關健康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今年的世界衛生日,我省規模最大的民營醫院德誠醫院立足本土情況,將關注的焦點聚焦于康復醫療。由該院與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協作組建的康復醫學中心本月中旬即將正式開診,患者康復希望將從這里開始。 □陳林森 呂杰鋒 文/圖
康復既雪中送炭又錦上添花
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康復是幫助身患殘疾的人士做做針灸、理療或按摩等,其實不然,德誠醫院院長張振清告訴記者,“真正意義上的康復有很多方面,既有‘雪中送炭’的也有‘錦上添花’的。”
所謂“雪中送炭的康復”包括腦血管病康復、交通或工傷事故致殘康復、心理康復、腦癱患者康復、老年癡呆及小兒自閉癥康復等。其中,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導致的中風病人相應增多,腦血管病康復成為目前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一類康復。“錦上添花的康復”,如產后康復等,能使功能改善與形體塑造相結合的一類康復,社會需求也正在不斷加大。
“康復不是一個人自己病的問題,他的背后往往還牽涉著一批照料患者的親朋。”張振清表示,通過治療如果能使患者康復起來,至少能夠生活自理,那么就能相應地為整個社會解放一大批人員,對社會效益和國家經濟效益,將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全新康復醫學中心顯現規模
作為一家非營利性的民營醫院,德誠人將滿足社會需求視為自己的辦院目的,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社會義務。在德誠醫院的遠景規劃中,康復被擺放到了“醫療、康復、養老”三位一體戰略三步走的關鍵性一步。
歷時一年多的籌備,德誠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已初具規模。康復門診、康復治療區、康復住院區是整個康復醫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治療區尤為關鍵。走進位于醫院4樓的治療區,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寬敞明亮的走廊,干凈整潔的診室,無不展露著這個“新生命”的蓬勃活力。在近2000平方米的康復醫學中心治療區,分布有物理治療室、作業治療室、語言治療室、認知治療室、攝食吞咽治療室、康復輔具室、中醫治療室等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高水準康復治療科室;上下肢康復機器人、智能上下肢訓練系統、沖擊波治療儀、超激光治療儀、吞咽障礙治療儀、電腦骨傷治療儀等一批專業康復設備煥然一新。
康復醫學中心雖尚未全面開診,但已有不少病人陸續前來就診。安排入院、檢查病情、進行康復治療,醫務人員有條不紊地為每位患者提供著周到細致的服務。“這里離家近、花費省,康復效果也好。”50歲的惠安籍女士莊阿珍三年前在一場車禍中死里逃生,但因傷及腦部留下了后遺癥,右半身幾近癱瘓,始終使不上勁。近兩年在家人的陪伴下,她到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四處治療,花費數十萬元。得知德誠醫院與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協作開設了康復醫學中心,莊女士毅然選擇留在“家門口”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步態訓練、肢體牽伸,莊女士嘗到了甜頭,“原本無法在一條直線上走路,現在好轉了不少。”
中西結合更有多名專家助陣
“德誠醫院的康復治療并非只是做做針灸、推拿、理療,而是將我們國家的傳統醫學和現代康復兩個理念緊密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康復之路。”在張振清看來,除了將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傳統康復醫學經典治療方法有機結合到病人的治療方案里,現代康復醫學更注重對病人進行科學評估。
以往,當醫生詢問病人是否有好轉時,病人礙于情面,往往隨意回答“好一點了”,但對于好到何種程度,并無依據。科學評估是康復診療的一個重要手段,治療前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況、殘疾狀況、機體能力、康復的可行目標等,治療后再評估其康復水平,以此來為每位患者私人訂制最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保全、發揮亞健康及傷、殘患者的功能和潛在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讓每位患者以最佳狀態回歸家庭和社會。
今年1月25日,德誠醫院與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結成對子,致力于推動泉州康復診療事業。如今,由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派出的一支骨干管理和技術團隊已全面進駐康復醫學中心,將為廣大的康復病友提供專業、高水準的康復治療服務。
此外,借由惠安當地以及醫院自身的平臺,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康復與老年醫學部主任陳健、龍巖市慈愛康復中心院長沈敏海、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余慶陽等為代表的多名業界專家也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傾情助陣。德誠醫院將根據實際需求,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他們到醫院坐診、指導診療、帶教隊伍,“他們有的擅長傳統的康復治療術,有的在現代康復診療上頗有造詣,還有的精于基礎理論,相信在他們的幫助下,在惠安老百姓和政府的支持下,病人的希望會從這里開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