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納入MSCI預期升溫,境外資金進入A股預期也在增強。當前,主流券商大多認為,若按5%初始比例納入MSCI,A股有望迎來1000余億元人民幣增量資金;其中,金融股具備體量大、流動性強、估值低等特點,尤其符合境外資金偏好,預計首次納入將引流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進入A股金融板塊。
機構預期較為樂觀
今年6月,MSCI將決定是否將5%的A股市值(自由浮動調整后)納入MSCI相關指數。這已是A股第三次就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接受評估,雖然2014年和2015年MSCI兩輪市場咨詢均以決定暫不納入A股結束,但當時提出的A股納入路線圖一直保留。對于A股今年納入MSCI指數,目前,多家機構持樂觀態(tài)度。
花旗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中國A股6月獲MSCI指數納入的可能性為51%,預計MSCI將在6月15日宣布納入A股,實施將在2017年年中。
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MSCI在2015年6月對中國A股市場準入情況提出三類改善要求,分別為資本管制、額度分配流程以及收益權分配,對此中國政策層面做出明顯反應,這帶動了中國相關制度建設與完善的提速。例如,在資本管制方面,取消QFII本金匯入期限限制,QFII資金匯出頻率調為日度;在額度分配流程方面,實現50億元美金標準下額度分配與投資規(guī)模掛鉤;在收益權分配方面,中國證監(jiān)會表明認可“名義持有人”和“權益擁有人”概念。
此外,有券商人士認為,A股上市公司停復牌制度也有望得到研究細化,從而為加速納入MSCI做好準備。“隨著市場準入情況的持續(xù)改善,A股納入MSCI的概率已經顯著提升”,這成為多數機構人士的判斷。
金融藍籌望成“吸金”重地
中金公司認為,粗略估計,若A股以5%比例納入MSCI指數體系,帶來潛在資金流入規(guī)模約為210億美元;若全部納入,潛在資金流入約為3600億美元。如果6月決定納入A股,MSCI將在2017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評估后開始執(zhí)行。
業(yè)內普遍認為,若MSCI最終決定納入A股,將帶動全球投資者加大對A股的覆蓋和關注,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由于MSCI采取層級式指數編制,完成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后,A股將相應納入MSCI亞洲指數及MSCI全球指數,預計占比將分別達1.1%、1.3%、0.3%。
羅毅進一步指出,考慮到MSCI采用多項篩選標準,市值占權重比例相對較大,預料大市值的金融股將受到MSCI偏愛。根據MSCI提供的數據,潛在能夠被納入的A股成分股為421只,其中金融行業(yè)占比較高。
“在MSCI中國A50指數及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中,金融股占比分別達到59.44%和29.01%,預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成分股中,金融股占比在40%左右。”羅毅分析說,這意味著,按照跟蹤MSCI的資產規(guī)模測算,若A股按5%初始比例納入,將為市場帶來11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若全額納入,對應增量資金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鑒于金融股體量大、流動性強、估值低,符合境外資金偏好,一旦納入將為A股金融板塊帶來550億元人民幣“活水”,并提振金融板塊走勢;而全額納入的話,流入的資金規(guī)模更將達到990億元人民幣。
國都證券相關人士表示,潛在流入資金更為關注A股金融藍籌股,這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投資風格與理念、產品深度等諸多方面產生較大影響。具體來看,A股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有望提升,同時,A股換手率、整體波動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下降空間。(王小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