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數控技術和產品的應用推廣為牽引,提高機械設備行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機械設備產品附加值,實現產品轉型升級,大力促進我國機械工程領域的科技進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是2012年科技部會同工信部和中國工程院啟動實施“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定下的目標。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通過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16個省市以及5個行業開展“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共有137家單位參與,不僅促進傳統機械產品轉型升級,實現工業企業的“節能、增效”,還探索出了“政產學研用金”協同推進創新的新模式。 □本報記者 吳宗寶
示范應用數控化機械設備達16.8萬余套臺
研究開發一批行業關鍵數控裝備和主導產品對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累計研制了紡織機械、印刷機械、石材加工機械、包裝機械、塑料加工機械、建材加工機械、木工加工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專用數控系統及相關功能部件150余種,研制了數控化工業縫紉機、環保型卷筒料凹版印刷機等各類數控化機械設備200余種,在廣東、重慶、湖北、陜西、福建、江蘇等區域實現了專用數控化機械設備16.8萬余套臺、70余條數控化生產線的示范應用,完成了2萬余人次的專業人才培養、培訓。
實現一批工業企業“節能、增效”
改造提升制造業的重點就是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產能,運用數控技術實現更新換代。“十二五”期間,“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研發的200余種數控化機械設備,在全國近800家企業得到示范應用,對工業企業的“節能、增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中,節能注塑機平均節能50%以上;環保型卷筒料凹版印刷機降低綜合能耗60%以上,減少排放30%以上;工業縫紉機材料節省25%以上,能耗降低60%。研發的電腦毛織機使得單個工人勞動效率提高了48倍;浙江省完成家電、電池生產、汽摩配生產機器換人數控生產線48條;泉州平均減緩企業用工壓力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
探索出“政產學研用金”協同推進新模式
“十二五”期間,在國家“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的帶動下,廣東、重慶、湖北、浙江、陜西、福建、江蘇等省、市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關區域的“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實施方案。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政府投入專項經費超過10億元,帶動企業投入超過50億元,帶動金融等社會投入超過100億元,形成“政產學研用金”全社會推廣“數控一代”的局面。
其中,泉州市人民政府與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百億元融資支持“數控一代”產業升級項目,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廣東省科技廳、財政廳則安排3億元專項扶持資金重點開展機械裝備數控化的關鍵技術攻關、重點行業和區域應用示范、服務體系和環境建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