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砥礪前行,防范金融風險、加強監管成為主旋律。從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的防范升級、互聯網金融的清理整頓、私募機構的去偽存真,到加強對并購重組的監管、謹防IPO發行過程中的“帶病申報”、加速推進助力金融市場“去杠桿”……每一次改革都給市場帶來了穩定的情緒和充足的信心。”
展望下半年,市場制度建設重心將有望逐步向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轉移,隨著改革的深入,夯實市場基礎、提高服務能力的重磅政策或將繼續加碼,有的監管措施將會持續,而新的政策也將出臺,這一切,都在為完善資本市場而助力。
且看小編梳理的資本市場可能會迎來的監管政策,每一項都與投資者的錢袋子息息相關:
《證券法》二讀 將改變股市生態格局
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證券法在16年后迎來大修。不過,此次修法頗費周章,自證券法修訂工作被列入2014年立法工作以來,去年4月中下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一讀審議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請審議的證券法修訂草案。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最新的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今年12月份證券法將迎來二讀。
據此推算,修改后的證券法最快將于明年二季度正式出臺。
此次修法的時間較長,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夏天的股市異常波動,讓立法前景變得不再明朗。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修法內容多、變動大,修訂草案中的細節,市場反應較為敏感,內部需多次探討予以確定,再加之股市異常波動后要更多研究經驗教訓,證券法的修訂安排向后推遲。
按照一讀透露的信息,修訂草案明確了股票發行注冊制,確定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法律規則,健全了上市公司收購制度,同時專章規定了投資者保護制度,尊重了證券行業的自治與創新,突出了監管者的簡政放權,強化了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完善了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提高了失信懲戒力度。
“此次安排12月份二讀表明了高層對證券法的重視,資本市場的各項改革措施正在推進當中,不排除將會推出一些有關于資本市場改革路徑的頂層設計,一些創新改革需摸著石頭過河,這對證券法的修訂和調研進程也有所影響。”知情人士表示,立法機關和相關部門對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立法細節非常慎重,此次二讀給市場和調研也留足了時間,不排除會就此前一讀中的方案進行修改。此前一讀的《證券法》修訂草案共列入16章338條,其中新增122條、修改185條、刪除22條。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法的出臺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在一讀和二讀之間會就證券法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也就意味著12月份之前證券法最新的修訂版本將問世,屆時,資本市場的立法指導精神將公之于眾,股市生態格局有望重構,投資者可從中直接了解管理者及立法機構對市場的認識和監管思路的轉變。
深港通漸近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再進一步
失約于市場眾望的6月底窗口期,深港通的落地時點預期再現不確定性,但市場對深港通推出的預期依舊不斷升溫。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態,深港通目前還存在些技術問題,沒法確定具體的時間,但今年一定會通。據了解,港交所旗下聯交所曾于6月27日就深港通結算接口進行端對端測試。
申萬宏源分析師王佳音結合滬港通經驗,預計深港通啟動時間大概率在9月底之前:“滬港通從開始連接測試到正式啟動大約2~3個月時間,若要完成年內開通的目標,深港通大概率在9月底之前宣布起航”。
王佳音預計,深港通開放標的可能為“深成指+AH股+恒生小型股”。與滬股通相比,“深成指+AH股”標的以民營企業為主,集中在計算機行業,且成交額和換手率相對滬股通較高,市值較小;港股通開放標的如果是恒生中小型股板塊的話,主要分布在金融業,恒生小型指數成分股中消費品制造業總市值突出,不排除同時開放恒生大型和中型板塊的可能性,這一點市場有爭議。
“深港通開通后,資金南下熱情可能更高。”王佳音指出,類比滬港通經驗,結合目前人民幣貶值現狀,為避免匯率風險,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動力不強,深港通開通以后為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內地投資者為規避匯率風險,資金借道深港通南下的熱情可能相對更高。不過,作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有益嘗試,運行成熟后規模有望增加,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養老金入市有望獲實質性推進
自去年國務院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以來,市場對養老金入市充滿期待。辦法中明確了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至于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也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
市場普遍預期落實的時間窗口在三季度,不過具體的時間點還有待商議,畢竟與之前入市的全國社?;鹣啾龋B老基金的投資運營需更謹慎。一方面在于養老金關乎全國老百姓的生存命運,其投資安全性是最首要的問題;另一方面則在于養老金注重長期投資運營,且借助提升投資運營效率來提升養老金的投資回報預期,此舉將對緩解未來潛在的養老金支付壓力帶來極大的影響。據了解,全國社?;鹄硎聲鲈O了養老金管理部、養老金會計部,養老金投資制度的改革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不過,早在養老金入市的路線確定后,業界專家就曾多次強調不能放松對入市養老基金的監管,誰操作入市、誰監管運營、誰審計收益、誰來分配利潤等等,都是必須探討的問題,都必須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管機制。
中金公司指出,養老金投資國內股市會對市場產生提振作用,但效果不會太明顯,養老金入市將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年內養老金入市規?;?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據了解,目前地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約有2萬億人民幣資金可用于投資。
監管繼續趨嚴 基礎制度建設在路上
從打擊投機炒殼、研究中概股回歸、出臺并購重組新規,到嚴防企業“帶病申報”、疏通IPO堰塞湖、嚴格執行退市標準,上半年監管部門用市場化改革的方法夯實市場基礎制度。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指出,下半年這些監管政策還將繼續,不排除證監會考慮在發行、退市、交易制度等方面做出調整。
截至7月7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895家,其中,已過會123家,未過會77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727家,中止審查企業45家。按照目前的工作安排,監管層將從審核和發行兩個環節著手,緩解目前新股存在的發行壓力。
首先是審核環節,監管收緊或將延續,部分排隊企業或終止審查。新股審核從嚴將從源頭上降低新股供應。5月以來,已有筑博設計、南航傳媒、科龍節能等多家新股首發被否。從證監會發審委所提疑問來看,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信息披露是否詳盡準確,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同時,監管層將加強IPO的全鏈條核查,財務不達標、帶病申報的企業或被終止審查;其次是發行環節,下半年節奏加快是大概率事件。新股批文核發的加速是疏解新股堰塞湖的又一關鍵措施。受新股新規初運行、市場情緒低迷、海外風險釋放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國內新股發行速度大幅放緩。近期發行節奏有所恢復,在全球政治風險逐步明朗和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的背景下,下半年A股新股發行大概率提速。
同時,非理性炒作或在監管趨嚴中繼續降溫,跨界并購收緊及次新股停牌自查將抑制投機炒作空間。一位券商人士分析,引導資金“脫虛入實”、打擊套利交易行為正成為共識,這將極大地規范當前資本市場的運行,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中長期發展,而短期影響包括高估值板塊和主板的估值差異趨勢性回歸、個別上市公司和融資項目可能出現風險、部分企業和行業的資本運作受到影響等等。
加強稽查執法將成為常態
2016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稽查執法和行政處罰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據統計,證監會前6月新立內幕交易初查和立案案件共193起,占比達52%,為當前在辦最主要案件類型;新立操縱市場案件52起,比去年同期增長68%,是數量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同時,證監會還對88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109份,較去年同期增長84.75%,罰沒款共計25.54億元,作出市場禁入決定書4份,對7人實施市場禁入,其中2人被實施終身市場禁入,行政處罰的結案效率和懲處力度持續提升。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強調,下半年,證監會將繼續密切關注市場發展動態,進一步優化“類案集中、批次推進、持續高壓”的案件查辦組織模式,持續保持對各類違法違規的高壓態勢,堅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預計,隨著監管轉型的持續推進,以嚴格執法為重點的配套措施將及時跟進,證監會無疑會持續提升稽查執法能力,始終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為證監會各項重點任務保駕護航,以保障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董登新指出,未來稽查執法的力度還會加強,不過當前仍存在違法成本偏低、執法手段不足等問題,需推動出臺一批對規范市場行為、整頓市場秩序有重大影響的法律法規,并在行政機關力量以外建立起監督網,讓投資者、民間力量共同加入到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中來。
新三板監管與紅利并行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備受投資者關注。不過,自6月27日正式推出分層制度以來,僅僅經歷了27日和28日兩個交易日的交投活躍,隨后迅速降溫,交易量與交易金額重回分層前的水平。
“其實新三板分層和流動性并無太大關系,分層的形式意義更是大于實際意義。”國金證券分析師賀國文指出,分層制度代表了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重視,但改善流動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供需不平衡是新三板流動性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掛牌企業數量眾多,資金需求很大,而場內資金卻遠遠不足。
場內資金不足原因眾多,一方面初期監管方對資金準入門檻定的較高,另一方面還不成熟的三板市場也存在較高風險,投資者進場較為謹慎。提高三板市場規范性、信息透明性,建立“供給方”優勝劣汰制度,增加入場資金改善需求方不足,對新三板流動性改善將有積極作用。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高振營列出的改革圖譜,分層之后,新三板將在優化市場的服務管理、提高風控水平方面做文章。
一方面,在堅持市場包容性的基礎上研究掛牌準入的負面清單,建立差異化的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規范股票發行和并購重組的管理,制定募集資金使用的負面清單制度,優化發行定價機制,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參與做市業務的試點,研究解決機構投資者入市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進一步細化明確自律監管的要求,推進大數據的監管系統建設,提升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現能力和為監管尺度標準化創造條件,明確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的實施標準,“要讓市場主體明了監管底線,明了紅線,以及觸底線的后果。”
近期,多家創新層企業透露接到監管部門下發的基本信息情況表,市場認為這是新三板創新層專項監管措施即將出臺的預兆。賀國文表示,創新層的專項制度既包含更嚴格的監管,也包括相關的利好政策,最先落實的可能就是允許公募基金等資金進入創新層和增加PE作為做市商。嚴格監管都是鋪墊,市場規范了才敢引大額資金進入,因此,對創新層進行嚴格的專項監管是一個積極信號。(記者 程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