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時政要聞»正文

泉州市政協組織開展建言獻策 為古城安上 “文化+”引擎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7-19

愛我古城,興我文化,泉州市政協組織開展建言獻策——

《濃濃鄉愁鑄就的今生傳奇——追憶老市長王今生》上周在本報刊發后,王老對泉州古城保護和發展的不遺余力,觸動了許多人熱愛家鄉的情懷,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記者了解到,就在十一屆市政協第三十次常委會上,多位民主黨派、工商聯、市政協活動組的代表及文化界政協委員圍繞助推古城文化復興積極建言獻策,共話古城未來。

文創產業 “古城文化+” 撐起廣闊藍天

文化創意產業,是推進古城文化復興的有效途徑。

泉州市工商聯提出,大力推動“古城文化+”。相關部門結合泉州實際,從堅持市場主導、降低審批門檻、獎勵業態創新、搭建服務平臺、改進人才機制等多個方面,為融合發展撐起更廣闊的藍天。大力推進“古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圍繞文商旅游一體化建設。推進“古城文化+金融”“古城文化+網絡”“古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融合,不斷提升歷史文化的挖掘度、文化產品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增加古城文化價值。

臺盟泉州市委建議,建立泉州文化產業引導資金,資助西街古城復興文創產業項目,鼓勵改造西街古城文創產業的眾籌、眾包、眾扶模式,建立西街“互聯網+”文創園和孵化器,以“互聯網+”保護傳統文化,吸引和引進各類社會資本投資西街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工作,變文化遺產為文化產業。

文化旅游 整體開發打造“古城民俗樂”

古城中暢游,觸摸歷史,極具吸引力。

致公黨泉州市委認為,可開發古城文化旅游,呼應背包游、自助游、自駕游、休閑游等新興旅游業態,以“歷史為脈、文化為核、古城為景、旅游為橋”,把古城作為一個文化旅游的整體景觀進行打造,推出古城謁祖朝圣游、古城創意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體驗游等旅游板塊,打響“古韻鯉城,文化之旅”旅游品牌,打造“古城民俗樂”。

民盟泉州市委建議,將“南國古驛流彩,人文宗教蘊藉——中國泉州·古城”設定為古城文化旅游的宣傳口號,并以此概念設計具有較強區域形象辨識度的視覺符號,例如設計古城文化旅游統一的LOGO,優選泉州古城形象代言人。

歷史名人 研究宣傳形成人文品牌

挖掘古城的歷史名人特質內涵,讓他們重新“活”起來,形成泉州的文化品牌。

對此,民進泉州市委建議,把泉州府文廟打造成國家級孔子文化和朱子文化中心。增設朱子文化遺存陳列館和朱熹銅塑,把孔子文化和朱子文化一脈相承的歷史展示出來;籌備成立泉州朱子文化研究會(研究所)與泉州市孔子學會;在府文廟廣場邊的蔡清祠里,增加朱子文化研究著述陳列室,使其成為朱子文化研究交流的一個重要基地。

市政協文化藝術組提議,將李贄研究與宣傳納入泉州市“十三五”文化建設發展規劃,讓李贄成為文都泉州的文化名片。可以規劃建設李贄紀念館和李贄書院,在市區西湖內建設較高規格的李贄書院,與西湖公園的李贄雕像、李贄紀念牌坊連成一體,更好地傳播李贄思想文化。

泉州“非遺” 結合動漫盡展獨特魅力

農工黨泉州市委表示,動漫有巨大的創意空間,能幫助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其獨特魅力,是“非遺”保護的積極參與者、傳播者。

泉州“非遺”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民俗等10個類別。目前,我市已具備運用動漫技術進行“非遺”傳承和傳播的基礎,可以針對各自的特點,采用動畫與寫實視頻、互動軟件結合的形式,建立“非遺”數據庫,詮釋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年輕群體。

民進泉州市委則認為,應注意保護和傳承民俗風情文化這類文化瑰寶,建議規劃建設民間工藝美術、民俗表演一條街等文化街區,全力打造融保護傳承、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非物質文化產業實體;設立民俗風情館,展出民俗實物,包括農事、婚嫁、紡織、文娛、教讀等;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習所參與旅游開發,充分利用古大厝、民居發展家庭式旅館、茶館、休閑書吧、小型南音南戲藝館等,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

來 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