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今年前6個月我市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創新模式突破,金融政策環境也更趨優化,從多方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其中小微企業信貸覆蓋率提高到33.57%,涉農貸款余額比增4.11%。
據介紹,前6個月,我市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創新模式突破,新增小微金融創新產品18項,銀保合作創新林權抵押貸款保險、茶園抵押貸款保險和小微企業“微保貸”等業務;推廣“N+1+N”供應鏈融資模式,建供應鏈314條,支持133家核心企業帶動841家上下游企業實現融資。推進服務模式突破,推進“B2B+P2P+征信平臺”、“互聯網+物聯網+金融”、“農業+互聯網+金融”等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規范發展,興業消費金融公司完善線上消費信貸業務,幸福網商建立供應鏈金融平臺,逐步形成互聯網金融產業鏈。加快業務模式突破,全面推廣農村征信服務公司試點經驗,繼續擴大泉臺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規模、企業集團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實現凈流入資金超過100億元。
金融政策環境也更趨優化。我市相關部門自年初開始陸續制定實施《創新金融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推動融資租賃服務我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改善臺資企業融資服務的意見》、《關于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切實減輕企業財務負擔的指導意見》等10余項政策,推進“金融支持經濟轉型升級三年行動(2015-2017)”,形成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力政策支撐。
產業金融上,得益于我市拓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設立產業金融服務中心等政策和平臺推動,截至6月底,我市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五個重點行業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60.92%。在小微金融方面,我市完善小微企業“線上”、“線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小微企業信貸覆蓋率提高到33.57%,小微企業貸款授信戶數16.97萬戶,分別比年初提高1.71個百分點和增加5.6萬戶。資本市場上,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435家,融資額突破30億元,新增上市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家、發債28億元,海峽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海峽石化產品交易中心交易額分別突破200億元和40億元。
針對我市智能制造行業強勢發展的趨勢,今年各金融機構繼續強化金融支持“數控一代”,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機械裝備事業部,創新買方信貸、按揭貸款等融資租賃工具,專門對數控一代創新應用企業推出“泉能貸”、“融易達”、“技改貸”、“數控易貸”等金融產品,全市設備貸款超過400億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