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高端智能裝備 減少用工逾六成
龍峰:創新智造成就現代“織女”
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引進 高端智能織造設備,一名工人可以看管100多臺機器。 (陳起拓 攝)
二期2萬平方米宿舍、8萬平方米廠房已經封頂,將新引進1200臺智能織造裝備,目前已到廠268臺,預計年底可投產。這是日前記者從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智能紡織生態科技園項目的最新情況。
作為省級在建重點項目,龍峰智能紡織生態科技園項目2012年啟動,項目規劃用地面積600畝,總投資40億元,一期引進的1028臺高端智能織造設備自投用以來,為龍峰減少用工64%、提升效率30%。
智能 一名工人管百臺機器
偌大的廠房,1028臺噴水織機整齊有序地高速運轉,這是記者在龍峰智能紡織生態科技園項目一期看到的震撼場面。該項目自2014年逆勢投產以來效益明顯,年可生產布料上億米,產值超10億元。
機器設備之外,生產現場竟見不到多少工人。據龍峰紡織副總經理衛巍介紹,加上舊廠區,龍峰目前擁有日本、瑞士進口的噴水織機2000多臺,錦綸織造全部實現智能生產。
龍峰這一步,是基于形勢做出的主動突破。
2001年,龍峰建成投產,并不斷發展壯大。2008年金融危機后,紡織業快速復蘇,如何應對產業大規模擴張帶來的激烈競爭?龍峰提出“無人化”目標,且要做最頂尖的。
“按照傳統生產方式,新工業園一期織造車間1028臺設備三班輪流運轉,至少需要528人。”衛巍說,“現在三班運轉只需190人,平均一班60多人。每名工人可輕松‘掌管’百余臺機器。”
將傳統優勢產業高位“嫁接”頂尖的智能制造,為龍峰帶來良好效益。2015年,該項目總體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今年1—8月,該項目產值20.2億元,增長20%。
環保 廢水可達零排放
紡織業就是污染的代名詞之一?在龍峰,固有的認識正在被改變,紡織完全可變身“綠色紡”“低碳織”。
噴水織機,需采用噴射水柱牽引緯紗穿越梭口。那么,龍峰的用水達到什么水準?衛巍提供了一組數據:通過設備引進和工藝改進,龍峰每生產1萬米錦綸布,需取用新鮮水0.3噸,而現在行業平均水平為4—5噸。“在錦綸織造行業,生產過程取用新鮮水多與少,是衡量織造水平低與高的重要標準。”衛巍說。
節水,龍峰還有其他殺手锏。通過與同濟大學合作,龍峰新工業園的中水回收系統作用明顯,對生產用水進行處理后,實現廢水零排放。95%的水質達到可養魚的標準,全部回收再利用;剩余5%的固廢沉淀,則通過擠壓送往垃圾焚燒廠。
除了水,電亦是紡織業需大量消耗的資源。龍峰布設屋頂太陽能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一、二期年發電量5兆瓦,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15兆瓦。
透過“水文章”“電文章”,龍峰努力做好“加減法”——“減”的是成本,“減”出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的空間和潛力;“加”的是效益,“加”出決勝未來的底氣和資本。
創新 77項專利成就耐克供應商
創新,是龍峰進軍國際高端制造業的重要階梯。
當前,龍峰通過對接天津工業大學、東華大學等優秀產學研資源,成功開發了防水透氣、防輻射、輕量化、高密細旦、抗靜電、防紫外線、汽車安全氣囊、防刺等功能性面料,擁有專利77項。錦綸產量2009年以來穩居中國錦綸新材料行業第一名,成功進入耐克、阿迪達斯、哥倫比亞等境內外知名品牌供應鏈。
近期,龍峰還將攜手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致力于推動石墨烯新材料在服裝面料領域的轉化應用。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