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營商 環境城市
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城市。要勇于自我革命,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為切入點,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市場機制更好發揮決定性作用,彰顯創業型城市形象。——摘自《報告》
>>解讀1
構建三大金融體系 打造金融生態安全市
“國家‘金改區’建設穩步推進,出臺民間融資管理等配套政策,在全國率先建成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掛牌運營……”鄭書記報告中肯定了泉州市五年來在金融深化改革方面的成就。
這些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持續發展推動著金融穩定發展,加快形成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改革路線清晰,國家金融體系改革力度加大,金融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深化,金融業發展將加快融入全球金融格局;產業基礎比較堅實,我市民營經濟較發達,擁有“泉州經驗”和“經濟模式”,民營企業也進入了“二次創業”的機遇期,這為金融業發展轉型與改革創新奠定了基礎。
據泉州市金融工作局介紹,接下來泉州金改工作,將圍繞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城市,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質,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突出重點,緊抓貫徹落實創新金融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著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堅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不斷提升金融支持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力。
將圍繞構建“產業金融創新體系”、“民間金融示范體系”以及“海絲金融先行體系”三大金融體系,緊抓產業金融、小微金融、民間金融、互聯網金融、農村普惠金融、區域資本市場以及對臺對外合作金融7個重點領域,打造金融改革創新示范區、金融資源集聚地和金融生態安全市。
>>解讀2
三管齊下 提升行政服務軟環境
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李德雄認為,報告中提出了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任務,對我市在行政服務軟環境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市行政服務中心將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簡政放權,引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和標準,從影響企業“開辦、營運、結束退出”生命周期的10個領域、30余項指標入手,通過放寬投資市場準入,把泉州辦成各項經濟主體投資、發展的一方熱土。
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行政服務自由裁量權。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減少審批事項,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
三是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政務大廳與網上平臺融合,建設國家級電子證照共享平臺,實現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大數據政務信息共享,努力做到“三個凡是”: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不需要到現場辦理;凡是能通過共享的材料,不需要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檢驗的信息,其他部門不能要求重復提交,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務中心”,讓行政服務成為企業群眾24小時不停歇的服務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