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謀善為 優化機制
日前,南安市舉行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進一步吹響發展沖鋒號,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積蓄新動能。據了解,參加這次集中開(竣)工活動的項目共52個,總投資達285億元。
像這樣一個個重大項目匯聚南安,為南安的發展蓄足活水動能,正是該市扎實推進招商工作的題中之意。近年來,該市深入貫徹落實泉州市“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戰略部署,緊盯全年招商目標任務,聚焦“抓招商促落地”,提前謀劃、廣泛動員、多向發力,掀起了“大招商”熱潮。
2022年,南安市招商工作可謂收獲頗豐:均和云谷·南安產業園、騰云硬科技半導體產業園、國際石材智慧產業園等超20億元項目相繼簽約;九牧集團、申利卡、陽光中科等本土龍頭企業紛紛增資擴產;中國(南安)高端閥門智造產業園、新能源智造產業園等項目先后開工,芯谷科創中心、聯東U谷·半導體科技產業港即將完工;南安產業會客廳、數字化衛浴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城市展示平臺建成開放……
據統計,過去一年,南安市共簽約招商項目超310個,總投資超1300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超20個,總投資約650億元,占比將近五成。
從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到全市各級各部門全員參與,可以說,南安牢牢把住了招商引資這條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從一開始,該市就注重加強組織保障。據介紹,南安印發實施《2022年南安市“招商大比拼”活動實施方案》等有針對性政策文件,建立“1+2+5+8”組織體系,成立1個由該市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招商辦和市委統戰部“雙向發力”的2個工作專班、由有關市領導帶隊的5個招商小組和8個產業發展小組,確保招商工作頂格推進,多維保障,讓這場全員參與搶招項目的“大比拼”能夠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如何高質量完成全年招商任務目標?對此,南安市分解壓實各級各部門招商任務,延長招商工作觸手,實現上下穿透、條塊貫通、政企聯動,掀起“全員、全域、全時”大招商熱潮。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南安先后組織并參與了“南安城市與產業發展大會暨招商大會”“4·28云簽約活動”“泉州民企簽約活動”“‘晉江經驗’20周年招商簽約活動”等10多場集中簽約活動,成功簽約了90多個項目,投資總額超700億元。
為進一步提速提質提效,去年8月,南安還印發實施《南安市2022年“抓招商促落地”百日攻堅行動方案》,進一步深化這場“招商大比拼”活動。實施開展“抓招商促落地”百日攻堅行動期間,全市形成了46個策劃項目,計劃總投資額551.7億元;梳理了全國范圍內295家優質企業,作為今后重點招商對象;新簽約了89個項目,投資總額395.8億元;新增履約項目52個,開工項目49個,履約率和開工率分別比上半年提升21.0、19.8個百分點。
走進位于南安市區的南安產業會客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屏幕滾動播放的宣傳片,屏幕兩側的石雕既有鄭成功、九日山、五里橋等文化(非遺)元素,又有閥門、機械等工業元素,石雕上的挑夫形象,仿佛講述著南安產業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壯大的歷史。
與五礦集團這樣的高品質央企進行深度合作,正是發揮南安優勢促成央(國)地合作這一工作思路的體現。“營商環境事關招商引資。”據南安市招商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市為每個落地的招商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化管理、閉環式推進服務,部門高效聯動,有效推動項目落地。”
一言以蔽之,南安市除了在“招大商、招好商”方面下足功夫外,在提高“招商專業性”,保障項目落地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為加快項目對接時效,該市探索組建招商專家庫,建立項目預評估機制,有效提高了項目對接效率。2022年,由該市招商辦牽頭對接的重點招商項目有60多個,簽約落地20多個。
同時,為破解招商項目“落地時間長”“報批審批慢”難題,南安聚焦項目落地前期工作,在審批服務上,建立桌面推演制度,推行模擬審批、全程幫代辦、專班對接等服務,從“時間快一步”“審批早一步”和“服務多一步”三方面,做實“保姆式”服務,加快項目落地見效。
為提高產業鏈招商精準性,南安還與投石、畢馬威、新加坡邦城規劃等“外智機構”合作,進一步研究各主導產業、園區發展路徑和招商方向,為招商工作提升“精準度”打好基礎。此外,該市還與招商局資本合作設立20億元規模的南安市產業引導基金,逐步補齊基金短板;啟動“3年1.5萬畝”低效閑置用地清理盤活行動,保障用地需求;推行“136”工作機制,以及正向激勵、比拼晾曬、招商大督導等保障機制,加快項目進度……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