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評全國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實施情況優秀等次,“兩溪一灣”安全生態水系完成投資3.9505億元,新增供水管網150公里,覆蓋18個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18.1萬人……圍繞全面推進河湖長制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南安市不斷夯實治水基礎,各項治水措施有力落實到位。
近年來,南安市積極響應“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的號召,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工作,帶動域內農村水系實現全覆蓋、全治理,持續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完善水利行業監管水平,知水治水打造“水美鄉村”,以“水美”畫卷交出“治水”答卷。
河湖長制有能有效
近日,走進洪瀨鎮大洋村福洋溪旁的河長制主題公園,只見桃花朵朵盛開,春日氣息撲面而來,公園成了附近居民群眾賞春的好去處。這得益于南安市河湖長制的落實。
“該主題公園在原有天然景觀的基礎上,增設河長制文化長廊、節水護水知識宣傳欄等設施,全面展示河長制起源、推行河長制背景、河長制組織體系及河長制工作目標等知識。”南安市河長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南安市按照“七有”標準,打造集宣傳、普法、教育、休閑于一體的河長制主題公園,2022年共完成3個河長辦標準化和2座河長制主題公園建設,擴寬了河長制工作覆蓋面,加快構建全域覆蓋的河湖長制新陣地。
據了解,南安市積極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并加強鄉鎮界交接斷面水質監測,高效落實該市流域水質提升工作。2022年以來,南安市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水質保持優良,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7條列入省重點考核小流域Ⅰ—Ⅲ類水質均值比例達100%,較2021年提升14.3%,河湖長制落實有力有效。
防御能力持續提升
“河面上有少許漂浮物,需及時打撈。”近日,檀溪流域綜合整治攻堅戰正在省新鎮全面打響,巡查工作人員對流域開展巡查,圍繞河岸兩側有無垃圾、河道水體有無異味、有無污水違法直排、涉河違建等問題,邊巡邊商討記錄,確保河道問題能夠早日得到整改。
據悉,南安市依托河流管養中心、水庫物業化公司和督查小組,強化巡查巡護。該市持續加大巡河工作力度、提高巡河頻次,提升河湖管護工作運行水平。同時,動員更多居民群眾積極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2022年,該市累計組織巡河、巡庫3063次,發現涉河問題856個、涉庫問題34個,均已完成整改;共檢查各類水利工程設施496處,完成84個雨量監測站點的升級改造,排查并完成整改安全隱患68個。
此外,南安市緊抓責任落實,及時調整中小型水庫大壩和重要江海堤防、水閘等水利工程的安全(防汛)三類責任人名單,落實水電站安全生產監管和安全生產“雙主體”責任人,明確水電站安全生產法人、主管、監督和行政四類責任主體。并緊跟監測預警,緊盯山洪重點防御區和強降雨重疊區,組織人員強化預警預報,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2022年共預警26個鄉鎮236個村莊,發送預警短信3767條。
行業監管更加完善
成立南安市水利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21條年度監督管理工作計劃,組建10個督導組……近年來,南安市按照“管業務必須管監管”的工作要求開展專業監督和日常監督,水利行業監管逐步完善。
據了解,為扎實推進水電站分類清理整治,嚴格水資源保護,南安市建立水電站清理整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電站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制定出臺水資源配置規劃報告。該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市106座水電站(含山美水電站)開展外業調查,完成水電站基本信息編制工作;全面開展水電站運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目前已有8座水電站通過三級以上達標;深化節水城市建設,推動提高用水產品水效,南安市九牧廚衛成為全省唯一獲評全國2022年度用水產品水效領跑者。
同時,南安以開展“局長走流程”活動為抓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區域監管”,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新增南安國際石材智慧產業園、中國(南安)高端閥門智造產業園兩個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園區。同時,率先實行城區房地產開發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表格化管理、承諾制審批,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區域服務管理水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