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通過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精心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健體服務等平臺,在全省率先整合推動行業窗口、公共活動場所、公共文化設施、企業、家風家訓館等六大單位(場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基地)997個,與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構成全方位、多層級的點多面廣、互聯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實踐矩陣”,形成覆蓋全域的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圈,讓文明“推窗可見”“出門即達”“觸手可及”。同時,積極發揮文明實踐共振效應,探索出一條條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使文明力量推動城鄉面貌不斷美化優化,社會道德風尚日益向善向上,讓文化的火炬照亮城市,讓時代的新風引領行業,讓文明的馨香溢滿社會……
市委文明辦立足泉州實際,圍繞市委市政府實施“強產業 興城市”雙輪驅動重大舉措,全力推進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多點開花,盤活企業閑置資源、凝聚職工志愿力量、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始終堅持“滿意在電力”工作理念,創新開展“海絲之光·點亮文明”主題實踐,打造文明實踐多元矩陣,多形式、全覆蓋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點亮文明新風“滿天星”,獲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聯合授牌,成為泉州市首個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
開展“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活動,深化泉州非遺文化推廣,傳播中國好故事。
陣地融合搭平臺 強根鑄魂聚民心
我市聚力融合陣地搭建平臺,持續推進陣地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健全到位、服務群眾精準到位,不斷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在市委文明辦的指導下,我市多家國企主動作為、多措并舉,扛起文明創建國企擔當,所采用的陣地融合搭平臺等方式,充分調動了群眾積極性與參與度,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標桿和示范陣地,使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整合公司文化展廳、文創廣場、青SHOW園、創新成果孵化基地等企業自有陣地,建立文體文創區、健身益智區、文化傳習區、科技體驗區等四個大場所,面向周邊群眾開放,按照“八有”建設標準,全力打造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傳習大講堂,與鯉城區文明辦、開元街道刺桐社區開展常態共建,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等宣講會17場次,吸引周邊群眾853人次參加,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
文化浸潤樹新風 “電靚”海絲強信心
我市聚焦企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特色融合,以線上線下視覺聽覺等不同形式,將價值理念細化到易于切實感知到的模塊進行廣泛和深入的傳播,讓文化迸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營造形成良好的行業時代新風和社會文明風貌。
3月3日,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聯合臺商區招商投資集團,在市首個服務世遺點國家電網志愿服務驛站組織開展“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活動,通過非遺傳承人講古、非遺實地追憶學習、宣講員結對互聘等,深化泉州非遺文化推廣,攜手傳播中國好故事。
主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弘揚踐行“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公司使命,積極助力城市換新顏展新貌,斥資708.5萬元,完成15個老舊小區電力設備改造,44處市區主次干道戶外電力設備外觀美化、124個電力井蓋修復,有力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選樹宣傳先進典型。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聚焦打造“愛拼敢贏型”黨組織,組織依托星光大道、星光匠影廊等勞模先進宣傳陣地,組織開展學習“時代楷模”錢海軍活動等學習宣傳活動67場次,宣傳先進典型事跡67場次,深入挖掘選樹身邊模范,講好勞模故事,傳播電力好聲音,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愛拼敢贏、創先爭優。公司3名黨員分別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國網工匠,75人在市級以上競賽中斬獲名次。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堅持“跳出電力看電力 透過電力看文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策劃制作“花點時間看電力”“海絲之光耀古城,電網志工話泉州”等專題視頻40期,以電為引傳播先進理念,以電為例弘揚傳統文化。
開展學雷鋒主題活動
聯創共建優服務 共享共治筑同心
我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科技體驗區和企業高密度科技人才隊伍的優勢,深入企業開展“黨建+能效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綜合能效服務套餐、幫助改造升級設備。
據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黨委宣傳部副主任郭釗平介紹,公司先后推動油改電、南安富氧節能、安溪電制茶、德化電窯爐、永春電制香等項目落地,僅通達集團一家企業,每年可節約用電成本2000多萬元,有力推動“智造泉州”科技創新動能更加強勁。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還堅持旗幟領航,通過黨組織黨建聯創共建等,主動融入政府公共平臺、嵌入基層治理體系,探索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服務群眾美好生活機制做法,構建服務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行全域“黨建+”工程,水電氣網“一網”線上通辦等4項舉措入選省、市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主動融入“黨建+鄰里中心”建設,與住建局、街道社區等攜手推進全市23座無人監管老舊小區供配電設施改造。深化黨建“三級聯創”,與市行政服務中心共建,將辦電功能嵌入全市437個行政服務終端,把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與教育、財政等系統聯創,完成市縣33個中高考考點電源改造,解決校園用電安全隱患。與林業系統實施“林電共建”累計置換植被2571余畝,助力村財政和村民增收800余萬元。
在國家電網志愿服務驛站,組織開展“來自星星的畫”孤獨癥兒童藝術作品展義賣活動。
關心關愛送溫暖 志愿服務暖人心
群眾在哪里,我市的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志愿服務就提供什么。我市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同體建設,并組建關愛困難群體志愿服務隊驛站、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等,扎實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受到群眾歡迎和好評。
古時,北宋蔡襄在泉州修建了中國第一座連接兩岸的“連心橋”洛陽橋,而今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弘揚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在洛陽橋邊建起為民服務的黨群“連心橋”暨“雙滿意”共產黨員服務隊驛站,組織開展“來自星星的畫”孤獨癥兒童藝術作品展義賣、弘揚木雕非遺技藝等活動,得到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副秘書長張正林等領導肯定。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打造“海絲之光”志愿服務品牌,開展“光耀海絲·文明善小”系列活動,完善“雙滿意”共產黨員服務隊和“海絲之光 電網志工”志愿服務隊“兩支隊伍”選育管用機制,結合電力特色,細化形成“安全用電”“志愿講解”“愛心捐贈”“節能降耗”等16項志愿服務清單,建立軍烈屬、五保戶、孤寡老人等特殊客戶檔案,貫通“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服務流程,構建精準服務模式,精準對接幫扶對象,將“雙長融合”服務網格同步打造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通過不斷的“自找麻煩”,助力鄉村振興、區域全面協調發展,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發揮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基地的引領作用,形成強大的輻射帶動效應,助力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