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日報書面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戰勝,他就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僑港澳臺資源發揮、文旅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介紹。
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戰勝
中國日報:習總書記3月6日在民建工商聯界聯組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您能否講講民營經濟在泉州的地位、作用和發展方向?
蔡戰勝:民營經濟是泉州的特色、活力與優勢,泉州被稱為“民營經濟樂園、民辦特區”。民營經濟貢獻了泉州市72%的稅收、83%的GDP、90%的技術創新成果、92%的城鎮就業、97%的企業數量;泉州市的民營經濟占比在萬億GDP城市中最高,已培育形成紡織鞋服、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等九大千億產業集群,市場主體突破140萬家。
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總結提出了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為主要內涵的“晉江經驗”,始終是泉州民營經濟砥礪前行的指路燈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泉州將大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實施“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全力“強引擎、建載體、鑄鏈條、提存量、拓增量、造環境”,不斷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中國日報:泉州市將如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的重要講話精神?
蔡戰勝: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泉州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泉州的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
新春伊始,泉州市委、市政府即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圍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勇當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主題,發布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科技、創新、人才、開放、綠色發展等若干政策,逐步形成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1+N”的政策支持體系。兩個“1”,分別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營企業量身定制的《關于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及泉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福建省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N”即出臺N項扶持政策措施。
泉州將繼續充分肯定、充分信任、充分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持之以恒推動民營企業走好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注重向創新要動力,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提升產業高度和競爭力;向城市要助力,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加快打造中央商務區和中央活力區,以產城融合強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載體支撐;向開放要潛力,加快融入“雙循環”,引導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空間平臺;向改革要活力,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體制機制創新增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泉。
中國日報: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是如何發揮港澳僑臺優勢與作用的?
蔡戰勝:泉州僑務資源呈現“數量多、分布廣”“實力強、影響大”“重鄉情、貢獻大”“僑味濃、文脈深”等特點,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得風氣之先、憑僑鄉地利、靠拼搏精神,泉籍僑港澳臺同胞踴躍回鄉投資,成為僑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寶貴力量。
首先是加大海外大聯誼,舉辦世界泉州同鄉懇親大會,成立海外聯誼會、世界泉州青年聯誼會,實施“泉籍精英故鄉行”,每年組織重點僑親家族返鄉探親等。其次是充分利用大型經貿平臺,以及世界閩商大會、海外社團慶典等活動,邀請海外及在外泉商積極回歸、建設家鄉。第三是打造“共同家園”,面向東南亞僑親,建設南洋華裔尋根謁祖平臺,數字化掃描重點僑村族譜8000多冊,幫助近百位僑胞找到家鄉親人。同時,注重保護修繕華僑建筑群、南洋“番仔樓”等,打造僑胞鄉愁記憶展示空間。
中國日報:在吸引更多世界泉商回歸泉州、投資泉州方面,泉州市委市政府有哪些規劃和舉措?
蔡戰勝:今年,我們將以實施‘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為抓手,秉持“大僑務”理念,打造“大平臺”載體,共筑“大家園”留根,設立新僑創新創業基地、海外華僑華人培訓基地等平臺,籌備世界泉商大會,多措并舉打好新“僑”牌。
我們鼓勵企業走出去,參展辦展拓市場,聯絡交流增情誼;同時注重引進來,吸引更多僑親泉商回歸泉州、投資泉州。泉州已出臺措施,對符合要求的赴境外開展商務活動的企業人員、承辦單位進行費用補助,“真金白銀”支持外貿企業“應展盡展、能出盡出”。
中國日報:在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福建省,泉州市以非自然文化遺產眾多著稱。泉州市是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這一資源優勢的?
蔡戰勝:泉州被習總書記譽為記載古絲綢之路歷史的“活化石”,他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推動泉州申遺。目前,泉州有世界級非遺項目6項、國家級36項,是國內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類別非遺名錄的城市。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在此基礎上,泉州總結提煉出“宋元中國·海絲泉州”這一醒目的城市文化IP,并正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努力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我們緊緊抓住福建省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各級政策疊加的歷史性機遇,突出跨界、多元、融合,實施“文旅+”專項行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
中國日報:接下來,泉州市有什么進一步推進文化旅游發展的具體措施?
蔡戰勝:首先是注重規劃引領,今年起正式施行的《泉州市文化旅游發展促進條例》是全國首部聚焦文旅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為加快文旅產業發展,泉州已先后出臺加快推進旅游業、影視產業、民宿等高質量發展配套政策及配套資金,做強市場主體。其次是加強項目支撐,重點打造“三個一”,即一批世遺旅游精品項目(線路);一臺海絲主題特色、具有宋元泉州風情的旅游演藝精品——《宋元海絲》;一批海絲文化主題系列街區。三是提升設施環境,豐富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業態,方便游客“一站式”領略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