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化縣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扎實開展“引才聚才”專項行動,用政策引才,以產業攬才,搭平臺聚才,為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據初步統計,德化縣累計引進培育人才6萬多人,核準認定高層次人才1684人;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全縣共有陶瓷技能人才1.51萬人、專業技術人才1.41萬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12萬人、農村實用人才1.32萬人、社會工作人才1123人。
德化縣舉辦“春風行動”暨“興泉鐵路”沿線招工引才專場
專題講座在“世界瓷都人才會客廳”舉辦
求職者紛紛向用工單位咨詢
精準施策攬才育才
今年初,德化縣組織53家企業赴江西省開展“興泉鐵路”沿線招工引才活動,達成求職意向312人;3月21日至23日,德化縣再次組織企業赴湖北省武漢市,進商會、入高校,招賢納智,聘請中國地質大學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陳能成教授和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級教授王偉等6位行業頂尖人才擔任德化縣“引才顧問”,成為德化縣加大力度引進海內外高精尖缺人才的“宣傳員”和“紅娘”。
這是德化縣深化人才“港灣計劃”、扎實開展“引才聚才”專項行動的縮影。近年來,德化縣圍繞陶瓷、旅游、康養、教育等行業大力實施“六德”工程,先后出臺《德化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德化縣“十四五”期間招工引才工作實施方案》《引進高端人才(團隊)“一事一議”管理規定(試行)》等人才配套措施,構建了從“1+N”政策框架到涵蓋“引進—培養—服務—保障”多環節的“1+1+N”政策體系,釋放政策引才聚才效應,并專門制作“一圖讀懂”宣傳折頁,在微信朋友圈被頻繁轉發、點贊。
與此同時,德化縣成立4個外出引才專項工作組,分赴省內外各高校開展“‘六德’同心 才聚德化——德化引才校園行”活動,以“招商+引智”等方式不斷引育人才。去年,德化縣新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名,新增認定省級高層次人才14名、市級高層次人才584名,引進緊缺人才299名,吸引高校畢業生1351人,留住泉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303人,招用縣外員工2133人,使用人才工作專項資金5196.27萬元。
多元載體招才引才
來自書畫藝術之鄉——漳州詔安的涂藝泉,是一位出生于1989年的書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12年從泉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他輾轉多地,先后在北京、青島、泉州、漳州等地學習、工作。“德化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最初是奔著學習的目的而來,畢業后每年都會來德化待上一段時間。”涂藝泉說,為了更好地將自己的書畫技藝和陶瓷產品進行融合創新,去年5月份他帶著妻兒長住德化,“德化陶瓷工藝非常成熟、產業鏈完善,是藝術創作的沃土。”
吸引涂藝泉扎根德化的原因離不開德化良好的人才政策,“保姆式”人才服務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人才專班全方位的服務,讓自己可以專心創作。”涂藝泉說。
近年來,德化縣廣開招賢引才之路,結合自身產業特色,通過搭建平臺、校地合作、舉辦賽事、柔性引才等多種方式,以優勢產業吸引人才,以人才引領產業發展,而“保姆式”人才服務,對招攬人才釋放出更大誠意。據了解,去年全縣新建市級以上人才平臺18個,包括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廈門大學材料學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合作,搭建陶瓷智能裝備研究院、高科技新材料陶瓷產業中試研究院、陶瓷產業創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創新基地。截至目前,這些創新平臺累計集聚高層次人才200余人。德化縣還深入17所高校開展“德化引才校園行”專場活動,新建就業見習基地、實踐教學基地10多家,吸引帶動1800多名高校師生來德化研學交流、就業創業。此外,德化縣通過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和陶瓷設計大賽等賽事,每年吸引來德化創作的藝術家達數千人次。
優化環境用才留才
“德化的創業環境非常好。”來自南平的廖福平說,他來德化3年多,至今仍是這種感覺。去年底他獲評德化縣第六層次人才,符合申請人才公寓的條件,但是在提交申請時,因為人才證還未到手,無法填寫人才編號。人才辦工作人員知道后,直接幫他電話聯系相關部門說明了情況,很快申請就提交上去了。這樣的“小事”比比皆是,讓廖福平很是感動。
辦好“關鍵小事”,才能留住人才。“為消除人才在德化安家落戶的后顧之憂,從工作到住房,從醫療到子女教育,我們提供全方位服務,讓德化成為一座‘人才來了不愿走’的城市。”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以來,已建設255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先后有700多名人才及其家屬入住人才公寓,協調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137件次,組織1200多人次高層次人才參加免費體檢。去年6月份,德化縣正式啟用“世界瓷都人才會客廳”,這是集咨政建言、政策宣講、產學對接、才智展示、成果交流、人才服務“六位一體”的人才工作新地標。
好政策吸引人才紛至沓來。而聚集在德化的人才也積極為德化“代言”,充分利用豐富的人脈和資源優勢,把自己的“朋友圈”轉化為德化的“人才鏈”,吸引更多海內外精英來德化創業創新。來自安徽的“95后”女生洪建微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生畢業后,她先后在廈門、杭州的知名互聯網公司從事繪本及插畫設計。“因為朋友認識德化、來到德化,德化的氛圍讓我不浮不躁,能靜下心來做一些事,這點我很喜歡。”她感慨,接下來她打算依托德化完整且成熟的陶瓷產業鏈,孵化更多陶瓷文創IP。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