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晉江市深滬鎮開展“循足跡感悟真理,新思想聲聲入企”主題微宣講活動,組織人才走進潯興拉鏈,學習其在黨建引領下的企業文化和民營經濟發展特色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以改革的思維指導企業發展的創新理念和生動實踐。今年來,深滬鎮黨委始終堅持黨管人才,通過開展系列主題宣講、文化體驗、走訪調研等方式,在“引”“留”“育”上做好功夫,精準思維、整體規劃,精雕細琢,實現人才強鎮,人才強企。
以“引”為先,增強人才“磁吸力”
今年以來,深滬鎮不斷拓展引才聚才新渠道,深入企業調研,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庫,收集3大行業緊缺急需人才缺口23個,征集10類高端人才專業需求,助推精準“引鳳”,讓更多人才與深滬相互賦能、相互成就,成為“發展合伙人”。
走進高校更有利于發現人才,萬興隆、福田等多家企業走進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和校企科技成果對接推介活動,促進人崗精準匹配。同時,深滬鎮組織轄區各企業參加省市各級線上線下校企人才對接會,助力高校畢業生、青年群體更精準和高質量就業,打通校企合作、產業與人才對接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返鄉大學生這一群體,利用各類假期活動,推動青年與家鄉的“雙向奔赴”。如,港阜社區組織新春研學,多個村(社區)開展暑期大學生返鄉座談,邀請大學生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深滬鎮團委和人才辦聯合舉辦“青系滬江 招才引智”人才政策宣講活動,解讀人才政策,參觀龍頭企業等,提升返鄉學子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
持續深化“燈塔工程”內涵,進一步強化駐外機構、異地商會、晉江大學生聯合會、重點校友會的紐帶作用。據了解,深滬鎮僑聯VR僑史館于2022年底上線后,已接待來自海內外參觀人數達200多人次,充分發揮為僑服務陣地的“窗口”和“橋梁”作用。同時,借助新春、清明、中秋等鄉賢返鄉集中時機,舉辦鎮村兩級各類鄉賢懇談會、座談會、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動,聘請9名鄉賢作為招商引才顧問,匯聚鄉賢力量。搭建海外引才橋梁,促進“引鳳還巢”,今年以來深滬共引進國外留學經歷的企業家7名,全職來泉外籍人才2名。
以“育”為本,厚植人才“成長土”
今年來,深滬鎮通過搭建校企研合作橋梁,推進 4家企業、協會先后與高等院校、科研所簽訂合作協議,協調提供政務實習崗位,吸引 32 名大學生參加。
主動對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創新實驗室、科技創新平臺,推動校企在平臺建設、人才引育、成果轉化等各方面實現合作共贏,讓各類人才育當其時、用其所長。今年來,通過顧問指導、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培育人才,柔性引進碩博人才 41 名。
福田公司與西安工程大學開展技術合作共同參與研發新型面料,聯豐盛公司與石獅中染印染技術研究院技術合作開發產品等,都是校企對接的成果轉化。值得一提,潯興公司與中工院院士、北科大教授謝建新及其創新團隊共建的科研創新實驗室被認定為泉州市特級人才創新實驗室,系泉州首批唯一,這也是潯興公司多年來堅持“1+N+3”模式助推產才融合的生動體現。
除了聚焦工業人才,增加農業科技人才存量是深滬鎮鄉村振興工作的關鍵。今年3月份在深滬港阜社區舉辦的“ 青耘泉州·春耕希望 ”晉江市深滬小吃“食在深滬”助農直播活動中,晉江市青年創業基地也在此揭牌,同時泉州市農業學校及深滬鎮小吃同業公會進行校企合作簽約,探索農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以“留”為重,優化人才“生態圈”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深滬鎮始終圍繞人才所需,打造安心安業成長環境,通過定期走訪調研、舉行集中座談、設立直接聯系點等方式,主動對接問詢人才,調研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保障住房、租賃住房需求,梳理人才共性需求清單,形成人才服務系列項目。
善借他山之石,巧琢己身之玉。今年,深滬鎮以“走出去,學進來”的方式,累計策劃數智轉型沙龍活動、組織參觀華為普朗克和騰訊公司、赴長樂參觀學習紡織染整企業、參觀數智化標桿企業等多場人才培育專項活動,組織招商考察團赴深圳、珠海考察招商,提供舞臺用才留才,引導優秀人才產業轉型升級上“挑大梁”。
聚焦青年人才需求,深入實施“人才生根計劃”,舉辦“滬緣情深 攜手并晉”搭子青年來破圈交友活動,拓寬青年人才“朋友圈”,形成人才與城市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生動局面。
深滬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深滬鎮將持續立足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工作需要,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海絲風情小鎮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