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零工市場舉辦講座沙龍
求職者到晉江晉新社區新就業群體之家咨詢求職信息
泉港區零工市場招聘會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為推動城鄉富余勞動力就業,緩解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去年以來,泉州市多地因地制宜推動零工市場建設。求職人員從找工難到在家用手機“刷活”,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精準匹配崗位,滿足用工主體多元化用工需求和務工人員個性化職業需求,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記者采訪中獲悉,力爭到今年年底,泉州將實現13個縣(市、區)零工市場全覆蓋,不斷提升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水平。
記者走訪
“1小時靈活就業”平臺
上午求職下午被錄用
“抱著試一試心態,沒想到這么快就找到工作了。”家住泉港區南埔鎮的施女士是初中學歷,此前長期歇業在家,近來她想找份工作補貼家用,但發愁自己年過不惑難就業。當了解到泉港區人社局推出“1小時靈活就業”智慧服務平臺,可以幫失業零工人員推薦合適工作后,施女士嘗試著登錄線上平臺,看到小程序里各類崗位信息很全面,還都經過嚴格審核。施女士最終選擇了一份技能要求不強,工作時間又靈活的家政保潔工作。經過簡單注冊和信息填報,施女士當天就接到公司面試通知并被錄用。
“1小時靈活就業”平臺,指尖之間就能幫求職者就業。而線下零工市場則是讓市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家住界山鎮嶺頭村的39歲林先生,日前通過村里的“就業服務窗口”,入職石化園區做搬運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勤勞肯干,月綜合收入七八千元。
去年,泉港在全市率先實現就業服務村村通,101個村(社區)均設置“就業服務窗口”。區人社局以101村(社區)招聘專欄為載體,把崗位信息送到村民家門口,通過招聘信息定向推送、人員準確匹配。據悉,目前已有298戶商家入駐“1小時靈活就業”,成交5000多單。
零工群體從馬路上“等活”到手機上“刷活”
“不出家門就能收到社區推送的招工信息,找工作方便多了。”日前,家住晉江市新塘街道晉新社區的“90后”寶媽劉女士通過社區網格員牽頭組建的“零工驛站信息群”獲悉意向招聘信息,通過驛站與企業聯系面試,不到一天就找到一份滿意兼職。
晉新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小林介紹,晉新是產城人融合的新型社區,僅流動人口就有1萬多人,轄區新塘工業園有企業82家,用工需求大。去年10月,社區成立新就業群體之家(零工驛站)服務站,為靈活就業群體和轄區企業打造新型招工就業平臺。通過微信群,社區每日精準推送企業招聘信息,方便求職者實時查看。自驛站成立以來,已精準對接200多個崗位需求。
“讓零工群體從馬路上‘等活’到手機上‘刷活’。”晉江市人社局就業促進科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晉江根據產業分布、企業用工需求,在交通便利、求職人員集中的梅嶺街道人力資源產業園等處設立5個實體零工市場,利用基層服務平臺共享場地新建5個零工驛站,為外來勞工、零散就業者、靈活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提供零工登記、困難幫扶等多功能線下服務。
部門行動
力爭今年年底零工市場全覆蓋
“打造‘泉用工’靈活就業品牌,讓更多群眾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泉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立足縣域特點,打造泉港零工服務村居“全覆蓋”模式,晉江零工服務平臺“全鏈條”模式和石獅零工集市對接“全產業”模式。其中,石獅聚焦一、二、三產業季節性用工需求,開發“零工配產”小程序,將企業零散用工招聘信息生成專屬二維碼,集合在宣傳海報推送給基層零工集市,求職者用微信“掃一掃”就能精準、就近匹配崗位,促進靈活就業人員“碼”上就業,打造招工與就業無縫對接。
目前,三種模式在全市推廣,共建成線下零工市場13家、零工驛站18個,搭建線上零工平臺10個,提供崗位近4萬個,服務企業8000余家,登記零工人數1.6萬多人,成功對接零工業務1萬多單。
去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零工市場(驛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對經認定的零工市場、驛站,按建設成效和工作成效給予獎勵補助,力爭到2024年年底,實現13個縣(市、區)零工市場全覆蓋,建成標準化零工市場30個以上,零工驛站100個以上。
泉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家政服務主題零工市場建設同時,探索以快遞服務業、網約車等新業態為主題的零工市場建設。支持引入商業保險公司入駐零工市場,提供雇主責任險種、勞動者意外傷害險種,為零工人員提供兜底保障。探索建立快遞行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強化快遞行業勞動爭議調處,保護勞動者權益。“全面推廣建設標準化零工市場、驛站,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打造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的‘泉州樣板’。”
兩會聲音
企業“打捆”集體投保 維護“零工族”合法權益
泉州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晉江支社主委林水龍表示,區別于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零工市場以零散、彈性工作時間和多元化就業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為非全日制用工、臨時性和階段性用工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并提供技能培訓、勞動維權等延伸服務。要進一步發揮零工市場“穩就業、促經濟”作用,他建議從三方面提升“零工族”保障。依托“黨建+”鄰里中心、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等加快建設零工驛站,為“零工族”提供手機充電、臨時休息等暖心服務;積極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引導務工人員和各類用工主體到零工市場規范聘用;公開零工市場服務熱線和投訴舉報方式,依法監管職業中介機構。部分用工企業沒有為“零工族”繳納正式社保,而是用商業意外險來代替,這就需要零工市場積極對接保險公司,共同研究平臺注冊、企業“打捆”集體投保模式,提升“零工族”在意外及醫療等方面的抗風險能力,維護其合法權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