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開通 (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泉州召開內貿、外貿高質量發展大會——
全面部署商貿工作力促“開門紅”成“長紅”
今年前兩個月,泉州內外貿跑出“開門紅”,各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手握“開門紅”優異成績單,泉州昨日召開內貿、外貿高質量發展大會。會議指出,推動內貿、外貿高質量發展是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雙循環戰略支點城市的必然要求。在前期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會議圍繞“以舊換新”“消費場景營造”“新業態培育”“外貿主體培育”“貿易便利化提升”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力促“開門紅”成“長紅”,全面吹響內外貿比翼齊飛的“高質量發展”號角。
泉州至中東航線開通,“星源”輪裝載著石材、童鞋、衛浴、機械設備等泉州貨物啟航前往中東迪拜杰貝阿里港。(李榮鑫 攝)
智造煥新 多場景營銷百展千企促消費
今年1—2月,全市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2.6億元,增長8.3%,位居全省前列。面對優異成績,泉州立足制造實業基礎及海絲文旅資源,精準對接消費升級訴求,構筑多場景對接,增強消費端與制造端黏性,持續優化繁榮市場消費生態。
響應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潮品牌之都”泉州提出“抓以舊換新,以消費升級帶動制造升級”的工作要求,全面實施“泉州智造煥新工程”,通過“智改數轉+工業設計+市場拓展”全鏈條賦能,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在具體怎么做方面,會議要求首先通過線上建立煥新產品庫,力爭入庫產品超千個,款式超萬個,月評爆款并發布煥新指數。通過“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出一點”,推出“白名單”,以新品好貨激活消費需求。其次在線下力推工廠店直購。結合15條工業旅游精品線路、124家“國潮泉州”工廠店,持續深入開展工廠店直購節活動、工業游直播帶貨活動,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工廠店。第三則強調要通過應用場景換產業。推動穿戴智能化、家居適老化、生活健康化,通過“建庫+補貼+工廠店直購”,讓應用市場呼喚更多先進技術、新興產業與實體投資。
隨著“海絲泉州”頻頻出圈,面對龐大流量紅利,泉州提出“抓消費場景營造,促流量變經濟”工作部署。要求在全市布局建設20家以上紡織鞋服、建材家居、工藝制品品牌集合店,同時聯合僑親在海外重點城市布局泉州優品展銷中心;通過示范帶動建設15個以上市級特色商業街區、提升城市重點商圈品質、舉辦專業會展等方式,加快“流量變留量、變經濟”。在推進“百展千會”方面,策劃通過“一縣一特色”專業品牌展會,舉辦100場產業特色展,推動1000家企業自辦展。要求強化場景思維,推動“會展+古城”融合,讓古城成為大的綜合展館,策劃推出“古城+瓷”“古城+石”“古城+香”等沉浸式展覽、精品微展會,讓產品成場景,助企獲訂單。
部門協作 護航“泉州優品”出海揚帆
今年前兩個月,泉州市外貿進出口556.3億元,增長55.7%,增幅居全省首位。首位來之不易,面對未來挑戰,會議提出多部門協同,護航“國潮泉州”“出海揚帆”的具體工作部署。
順應跨境電商及新興市場發展迅猛的趨勢,泉州提出“抓業態培育,促新興市場拓展”具體工作部署,要求通過抓市場采購規范工作,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模式的方式,三年打造5個20(20個以上跨境電商產業園集聚區、20家以上龍頭頭部企業、20個以上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在2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布局公共海外倉、20條以上“跨境電商產業帶”)助力泉州優品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走出去。要求升級泉州跨商公服平臺,由市商務部門牽頭開展市級外貿集聚區認定評定,為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貿易、人才、金融、供應鏈一體化運營服務。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抓外貿主體培育”工作部署方面,會議提出加強國企引領,培育龍頭,招引項目的具體要求,全力培育龍頭企業。貿易便利化營商環境的提升離不開服務的持續優化,為讓更多企業在泉州港口享受最優服務,會議提出“抓部門協同,促貿易便利化提升”工作部署。進一步強調加強商務、海關、財政、稅務、市監、外管等部門協調聯動,讓企業擁有更多獲得感。要求以支持企業自營出口、加大“關貿銀企”聯動、口岸通關便利三方面工作為抓手,提升服務值,進一步確保外貿平穩運行。
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是綜合命題,更是泉州必答題。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弘揚“海絲”商貿文化和重商善賈企業家精神,握指成拳,集結各方面力量,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建實踐貢獻泉州力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