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溪豐田國有林場受泉州市政府委托,承建時花和園林綠化苗木基地,主要栽培孔雀草、百日草、雞冠等品種,以供應泉州城區各個重點節假日的時花需求。一年以來,該基地始終堅持生態經濟并重、增綠增效并行的思路,以時花培育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國有林場多元發展路徑,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努力實現綠色滿地、產業興旺。
時花培育基地座落在安溪縣湖頭山都村幸福小鎮石鐘溪畔,總面積約100畝。循著花香,記者一路跟著基地負責人走進大棚內,只見一串紅、孔雀草、鳳仙花、七彩椒、羽衣甘藍等各色時花競相綻放,格外吸引眼球。負責人告訴記者,眼前這些花卉主要是用于元旦和春節期間的布景裝飾,目前,他們正緊鑼密鼓地培育時花,備戰“五一”期間花卉市場。
安溪豐田國有林場副場長陳瑞祥介紹,今年的“五一”批花卉有雞冠花、孔雀草、百日草跟千日紅,主要以雞冠花為主,包括赤壁雞冠、鳳尾雞冠、多頭雞冠。且今年“五一”批計劃生產41萬株,實現營業收入在30萬左右。
陳瑞祥告訴記者,與發展林業相比,培育時花更為講究。合理的育苗基質配比、科學的播種方法、水肥管理以及溫濕度管控等,才使得基地培育的時花“花期更長、花色更艷”。“我們培育花卉的營養土,配比更舍得下成本,培育出來的植株,就會更鮮艷,花期會更長。花期最長的,可能有堅持到半年的,比如去年10月份種植的赤壁雞冠,到現在花還沒凋謝。”
據悉,安溪豐田國有林場是由原豐田國有林場與白瀨國有林場優化整合而成,一向以林木良種繁育及森林資源培育為主業。2023年,該林場“跨界”布局,正式承建時花和園林綠化苗木基地,以時花培育為突破口,探索開辟了國有林場綠色發展的新賽道。據統計,該基地第一年出圃時花穴盤苗、成品苗共計320萬株,實現經濟收入近2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家住附近的村民鄒麗嬌告訴記者,“空余的時間,我就來這邊做一下兼職,這樣子整年下來差不多做個一兩百天左右,大概有1萬多塊錢。”
陳瑞祥表示,新的一年,將以時花基地作為一個基點做“基地+”模式,包括“基地+研學”“基地+林業科研”“基地+高品質自然教育”,引進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員。
繼續擴大時花培育基地規模,從云南引進月季花做引種試驗,同時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實現林場與鄉村同頻發展、共同致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