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野里成長起來的全國勞模蘇天恭,被破格提拔為蓬壺鎮副鎮長。
市總工會聯合人社等部門舉辦鞋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廣大職工“賽馬”比拼、奮勇爭先,掀起學技術、比技能、崗位成才的新熱潮。(王子凡 攝)
紅色五月,勞動者的榮光分外耀眼,奮斗的強音激蕩人心。
泉州市廣大勞模、工匠發揮“領頭雁”作用,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圍繞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循“新”出發,向“新”而行。他們助力“智改數轉”,推動“產改”走深走實;他們投身“勞模工匠助企行”“工助振興”專項行動,持續發揮在“五小”創新、“名師帶高徒”等方面的聚合效應;他們深化聯學聯創機制,開展勞模工匠宣講“六進”活動,以“微宣講”強化職工思政引領,以奮斗者的姿態奏響新時代的勞動之歌。
榮光閃耀
用尊重“畫筆”繪出勞動者的美麗神韻
從田野里成長起來的全國勞模蘇天恭,長期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科學發展道路,以產業興村、文化興村,在永春縣蓬壺鎮仙嶺村打造了“一花一果一文化”的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帶領村民共同致富。仙嶺村成為泉州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蘇天恭2020年11月獲評全國勞動模范,2021年5月被破格提拔為蓬壺鎮副鎮長。
蘇天恭的奮斗歷程,是泉州各級勞模成長、奉獻的一個縮影。
勞動模范是每個崗位的時代楷模。多年來,泉州市總工會始終將勞模工作作為黨委和政府賦予的一項光榮任務,盡心盡責、多措并舉做好勞模評選、管理、服務和宣傳等工作,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落實落細勞模各項待遇和服務,用尊重勞模、尊重勞動的“畫筆”,繪出勞動者勇于擔當的最美神韻,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
提升政治待遇。我市每年從優推薦、推選勞模代表出席或列席各級黨代會、兩會,積極參政議政,讓勞模、優秀勞動者從工作崗位走向公眾視野,不斷提高社會地位。同時,注重從廣大一線勞動者中培育、挖掘各級勞模、工匠、金牌工人,幫助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申報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近年來,通過市總工會積極培育,共有231名優秀人才獲得申報高層次人才的資格。
開展健康體檢和療休養,關心勞模身心健康。近5年來,組織6000多人次勞模參加免費體檢,組織160多期、6000多人次參加勞模療休養(讀書班),讓勞模們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
精準識別,做好困難勞模幫扶工作。針對低收入勞模、困難勞模、特困勞模的不同情況,發動各級工會開展摸底幫扶工作。近5年來,補助各級勞模712人,補助金額670多萬元。
我市各級工會組織還從職稱評定、外來工勞模住房、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同城待遇,從細微處做好關愛關懷工作,在社會各界營造尊重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和崇尚勞模精神的濃厚氛圍。
著眼廣大勞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市總工會和今年1月完成換屆的市勞模協會今后將強化精準精細服務,“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并舉,“精準服務”與“人人共享”同行,更好地維護好、發展好勞模的合法權益。
逐光而行
推動更多人點燃新質生產力“新引擎”
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生產率,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新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為更好地發揮榜樣力量,用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新”賦能,市總工會努力破題發力。
“作為石化產業一線勞模,將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基地,以身作則、以身示范,帶領職工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創新創效的實際行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在今年年初的泉州市“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現場推進會上,全國勞模張肇宏表示,今后將發揮“產業實訓基地+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三位一體培訓平臺作用,建強實訓基地。據悉,張肇宏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實施地企共育“五聯”(黨群聯創、活動聯辦、項目聯推、人才聯育、資源聯享)共創工作機制,近5年來已培訓超2.5萬人次職工。
近幾年來,市總工會組織帶動勞模工匠積極參與“名師帶高徒”“勞模工匠助企行”和工匠學院建設,傳播匠心、傳授匠藝,為產業工人“提素”和產業轉型提速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已打造示范勞模創新基地4個,各級勞模創新工作室253家,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88家,各級工匠工作室97家。
“產品工藝精度要求達到0.01至0.02毫米,比頭發絲還細。這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更需要個人技術的不斷革新、升級。”在三星電氣公司數控車間,泉州工匠、數控銑工技師陳藝杰對徒弟們說。為培育技術人才,該公司成立了以陳藝杰為領銜人的工匠工作室,開展“名師帶高徒”、技術革新、工藝改造活動,以“培訓+競賽”的模式,定期舉辦技術培訓、創新發明、崗位練兵等。目前,在陳藝杰的傳幫帶下,該公司有4人成為數控高級工,10人成為中級工。
泉州各級工會引導各行各業勞模工匠發揮技能優勢,積極參與技術革新、先進操作法、合理化建議、“五小”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近幾年來,職工創新成果項目獲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獎2458個,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圍繞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市總工會以勞動和技能競賽推動崗位練兵,建成市、縣、鄉、企四級職工技能競賽網絡,形成“培訓、練兵、比武、創新、晉級”五位一體的職工技能提升模式,推動產業工人由“工”變“匠”。5年來,開展較大規模勞動競賽3000多場次,各類技能競賽7200多場次,參與職工500多萬人次,3000多名職工獲得金牌工人、技術能手稱號,1萬多名職工實現技能等級晉升。
新的時代篇章正在書寫,我們都是答卷人。下一步,泉州市總工會將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按照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相關工作部署,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深化拓展“三爭”行動,讓更多的“先行者”成為行業標桿,進一步夯實泉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根基,為推動泉州在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中走前頭、作表率貢獻工會力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