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線糊的原料和配菜都有講究 (資料照片)
泉州大街小巷多有面線糊店
來泉州旅游吃上一碗特色小吃面線糊,成為游客的不二選擇。“五一”假期就在眼前,記者昨日獲悉,面線糊泉州市地方標準即將出臺,屆時這款小吃的制作材料和工藝將進一步規范統一,方便海內外游客更好地了解泉州的飲食文化。
制定:
原料工藝有要求 食用搭配也有建議
經過數小時精心熬制,山珍海味在滾燙的高湯中交融,最終形成鮮香濃郁、口感豐富的面線糊。它是泉州人從小吃到大、從早吃到晚的美味,是離鄉游子常常掛念的味道,更是不少游客來泉必打卡的美食。無論是在街頭小店,還是高端餐廳,總能見到它的身影。
“我們將根據市里的統一部署,對2020年團體標準進行升級,制定面線糊地方標準。”泉州市標準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志杰介紹,2020年,泉州特色小吃同業公會頒布實施面線糊團體標準。新標準將從非遺技藝傳承的角度,對面線糊的組成部分、原料要求、制作技藝,包括一些食用搭配的建議進行編制。比如選料標準方面,要求所使用的鰻魚、蟹、魚、蝦、貝類等水產品,需選用新鮮的產品并去除雜質,保證清潔干凈;生粉使用本地產的優質地瓜粉品質效果最佳;混合使用豬骨湯時,應按一定比例混合,保證面線糊產品質量。
林志杰表示,地方標準的出臺,一方面可以保證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特色小吃的規范統一。目前標準處于申報階段,預計在今年10月份報批發布。
提醒:
經營者應確保質價相符
4月15日,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五一”期間旅游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其中提及,各餐飲服務經營者應以菜單、標價牌、實物展示等載體形式明確標示菜品名稱、價格、計量單位等內容;提供鮮活產品等價格變動頻繁的商品時,應明確標示當日價格,不得使用“時價”等模糊語言;面線糊、海蠣煎、肉粽等特色小吃經營者可參考已發布的團體標準提供服務,確保質價相符。
據介紹,根據相關規定,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價格欺詐行為的,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最高可處500萬元的罰款;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廣大群眾如遇到價格糾紛或者發現價格違法行為,請妥善保存證據并撥打“12315”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進行投訴舉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